巨王霸鹟
英文名:Giant Kingbird
学名:Tyrannus cubensis
【简介】
巨王霸鹟(学名:Tyrannus cubensis),隶属于鸟纲雀形目霸鹟科王霸鹟属,是一种体型较大的霸鹟科鸟类。该物种以其显著的黑色冠羽和面部特征以及巨大紫黑色的嘴部为特征。
【外形特征】
巨王霸鹟体型接近23至26厘米,头部宽大且圆润。全身羽毛颜色为灰色,翅膀和尾羽内部呈暗灰色,翼羽边缘呈现出白色或灰白色,形成一种独特的观感。尾巴略呈凹形,比背部稍暗,并且尾羽尖端颜色较淡。腹部和胸部下方颜色为白色,有时在胸部上方会有浅灰色的带状图案。虹膜为深棕色,喙和腿均为黑色。成鸟之间性别特征不明显,而幼鸟与成鸟相较于头部的橙色冠斑则稍有差异。
【生活习性】
巨王霸鹟主要栖息于高大的低地森林中,偏爱松树林。在旱季时,它也可能出现在树林边缘或部分开放区域如棕榈树或其他树木上。该鸟类主要以大型飞虫为食,并摄取许多果实,偶尔也捕食蜥蜴和其它鸟类的幼鸟。大多数情况下,巨王霸鹟成对活动,经常在树梢上休息。
【鸣叫特征】
巨王霸鹟的鸣叫声多样,包括尖锐而嘶哑的“trrp-bee-bee-bip”、突兀的“trrree-bip”和各种叽叽喳喳的轻微鸣叫。
【繁殖习性】
巨王霸鹟的繁殖季节通常在3月至6月期间。营巢位置一般选择高处大树的水平枝叉,巢的结构为杯状,主要由根、干草和小树枝构成。每窝通常产出2至3枚卵。
【外型辨识】
与东方王霸鹟区别在于后者有明显的白色尾带;与灰王霸鹟相比,巨王霸鹟的头部颜色更深,没有尘土色面具;与秃头王霸鹟的灰色尾带和方形尾部也有所区别。
【保护状况】
巨王霸鹟主要分布于古巴的几个地点,包括Península de Guanahacabibes、Monte de Regino、El Copey及一些山坡林地。它曾广泛存在,但在巴哈马群岛南部和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等地已灭绝。该物种目前在全球数量估计不足1000只成熟个体,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定为濒危级别(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