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白喉霸鹟
英文名:Sulphury Flycatcher
学名:Tyrannopsis sulphurea
【简介】
黄白喉霸鹟,拉丁学名为*Tyrannopsis sulphurea*,属雀形目霸鹟科,是特有种。该鸟类主要分布在南美洲亚马逊雨林及其周边地带,包括委内瑞拉、秘鲁、玻利维亚北部及巴西等地区,并偏好在一些棕榈树产物的生态环境中栖息。
【外形特征】
黄白喉霸鹟体格中等,具有较厚的喙。其头部主要是暗灰色,带有一点隐蔽的橙黄色线纹,在冠部。它的上体呈现暗橄榄褐色,并且翅膀和尾部表现为深棕色。其喉咙呈现鲜艳的白色,蓝色调不明显可见的黑灰色细纹,头顶的颜色递变为白色;胸腔上部与白色相接,其余颜色转移为鲜亮的黄色,伴随着稍带橄榄灰色晕染的斑纹,两胁略带橄榄色调。雄性和雌性的外观相似,全然无差异。
【生活习性】
黄白喉霸鹟通常栖息于各种森林环境,尤其是在潮湿的生境或者林缘地带更为常见。尤其喜欢茂盛的棕榈树林,它们一般独行或组成小群体活动,通常在枝头短暂停留后飞向周围植被捕食昆虫。
【鸣叫特征】
黄白喉霸鹟的叫声独特且响亮,电击般的质感容易让人辨认,出现在鸟群活动场地较远处。因此,常在鸟儿现身之前就能通过鸣叫声辨别,并因此易于与其他外观相似的霸鹟区分。
【繁殖习性】
该物种巢一般搭在Moriche棕榈树的冠部,搭建为开放性的杯状结构。巢穴主要由枯枝为材料构成,巢卵数为两枚,通常为乳黄色并带棕色斑点的小蛋。
【外型辨识】
黄白喉霸鹟的喙较短而且拥有平面形状的尾部。在外观上,其上体更偏向于棕色而非像热带王霸鹟中那些明显更绿色的羽毛细节,并在上胸部带有橄榄色斑点。与暗胸短嘴霸鹟相比,它体形更大,另外,其冠部和头部膛侧是灰色而不是棕色。
【物种区别】
该物种与热带王霸鹟和暗胸短嘴霸鹟相比,生活环境和习性表现上有所不同。黄白喉霸鹟的喙较短而且拥有平面形状的尾部。在外观上,其上体更偏向于棕色而非像热带王霸鹟中那些明显更绿色的羽毛细节,并在上胸部带有橄榄色斑点。
【保护状况】
根据IUCN 2009年的鸟类红色名录,黄白喉霸鹟已被列入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濒危物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