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林西比鸫
英文名:Principe Thrush
学名:Turdus xanthorhynchus
【简介】
普林西比鸫(学名:Turdus xanthorhynchus),属于雀形目鸫科,是普林西比岛上独有的物种。曾一度被认为是绿棕鸫的一种亚种,但在进一步的研究中,被独立认作为一种新物种。
【外形特征】
普林西比鸫体长约24厘米,毛色为暗橄榄棕色,头部稍深。腹部和胸部分布着不规则的暗棕色斑点,喉部为淡棕色夹带白色条纹。它的大小较绿棕鸫小,下部斑点更为粗略且不均匀,喉咙颜色更白,且没有连续的胸带。次级飞羽对比明显,翼下覆羽淡铜色,眼睛呈现蓝灰色,虹膜为蓝白色,眼环黄色,喙和腿均为醒目的黄色。雌雄外表相似,而幼鸟的详细特征信息尚缺乏描述。
【生活习性】
普林西比鸫栖息于海拔100至800米间的低地及中海拔原始森林,常见寻找食物于中层和底层。夜晚休息在高大树冠。偏好栖息于富含多湿生境的山谷底部和山脊地带。
【鸣叫特征】
普林西比鸫通常在清晨和黄昏发出多变的哨音组合,并且当遇到危险时会发出典型的‘dzzrt’声作为警告。
【繁殖习性】
迄今为止对其繁殖行为的详细信息知之甚少。
【外型辨识】
与圣多美鸫相比,普林西比鸫体型更小,下体的斑点更明显且分布不均,喉咙更白,没有明显的胸带,次级飞羽的对比更强烈。其叫声与绿棕鸫也有别。
【保护状况】
普林西比鸫目前正处于极危状态(IUCN CR,极危),该物种数量稀少,2007年统计结果表明,成熟的个体数少于250只,仅在狭小的45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栖息地出现,且这一栖息地受到Parque Natural d’Obô do Príncipe的保护。此外,该物种面临栖息地丧失和捕猎的威胁。
【地理分布】
这十分罕见的鸟种仅限于普林西比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