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鸫
英文名:Karoo Thrush
学名:Turdus smithi
【简介】
南非鸫(英文名:Karoo Thrush,学名:Turdus smithi),传统上被认为是橄榄鸫的一个亚种,但目前越来越多被认定为独立物种。该物种以苏格兰军事外科医生兼自然学家Sir Andrew Smith的名字命名。
【外形特征】
南非鸫是一种中型鸟类,体长约为24厘米。其翼展范围为117至131毫米,喙长20至24毫米,跗跖长度为30.0至34.5毫米。体重可达到或超过86克。其外观特点包括橄榄褐色的上体,腹部中央为赤褐色,侧面和两胁显灰褐色,下腹部橙色且色调较暗淡而局限。成鸟上体颜色较橄榄鸫的更偏深褐色,前喉部为暗褐色(而非白色),喉部条纹更细更浅,下体色彩更为灰暗且橙色区域更小,尾下覆羽呈淡黄色。喙部颜色为黄色,这与橄榄鸫的黑色喙尖有所不同,雌雄外形相似,幼鸟则颜色更淡且具斑点。
【生活习性】
南非鸫栖息于干旱草原、沙漠、半沙漠区域及其特有的浓密灌木丛和乔木林中,在河流边、异域种植园、花园、公园和果园也经常可见。它在南非高原的分布中显示出极强的适应能力,尤其在东部都市环境中表现得尤为醒目。而在其分布区的西南边界,它倾向于偏好沿河流和溪流的更干燥地带,这种习性与橄榄鸫的差异明显。橄榄鸫则更为偏好茂林密集、河流植被覆盖丰富及园林密集的地区。
【鸣叫特征】
在发声方面,南非鸫拥有多样化的歌唱旋律。其声调类似于典型的鸫类叫声,例如‘chk-chk’或细薄的‘tseeep’。尽管如此,关于其具体声学特征的详细研究目前尚未完成。
【繁殖习性】
关于南非鸫的生长繁殖详情目前了解有限。
【外型辨识】
区别南非鸫与橄榄鸫,应注意多个显著特征:橄榄鸫的侧腹为赤褐色而南非鸫为橄榄色;眼圈为橙色而非棕色;上喙基部的颜色为黄色而非深棕色;且喉部条纹更明显。在具体的地理分布区内,这些标志有助于准确鉴别两物种。
【物种区别】
目前越来越多被认定为独立物种,但曾与橄榄鸫混淆并记录到一些杂交情况。
【保护状况】
南非鸫被IUCN列为无危物种(LC),主要分布于纳米比亚南部、博茨瓦纳东南部以及南非中部和北部地区,包括Little Namaqualand、Karoo、北方省、自由州、豪登省、林波波省和姆普马兰加省部分地区。于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间,该物种在南非范围内显著扩展了其栖息地,尤其是在郊区,其高密度繁殖现象尤为显著。
【地理分布】
南非鸫主要分布于纳米比亚南部、博茨瓦纳东南部以及南非中部和北部地区,包括Little Namaqualand、Karoo、北方省、自由州、豪登省、林波波省和姆普马兰加省部分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