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鸫科 > 鸫属 > 乌山鸫
乌山鸫

乌山鸫

英文名:Usambara Thrush

学名:Turdus roehli

【简介】
乌山鸫(英文名:Usambara Thrush,学名:Turdus roehli)属于雀形目鸫科鸫属的一种中等体型鸟类。它们生活在非洲东非地区的坦桑尼亚,具体分布在坦桑尼亚东北部的帕雷山脉和乌桑巴拉山脉的原生与次生森林中。过去,乌山鸫曾被归类为橄榄鸫的一个亚种,但目前已被确认为独立物种,并且已知存在与橄榄鸫的杂交现象。

【外形特征】
乌山鸫的体长约为24厘米,翼展在117至133毫米之间,喙的长度在20至24毫米之间,脚长30至34.5毫米,体重至少为86克。成年个体的头部色彩深灰,背部呈暗棕色。喉咙为灰色,并带有细淡色条纹,上胸部逐渐变得更灰而少棕色。下胸部和腹部则为白色,两侧淡橙色。大腿部分呈灰色或沙色,尾下覆羽白色,尖端略暗。喙呈现黄色至橙红色,腿部和脚的颜色为黄褐色。雌雄外观相似,幼鸟上部斑驳淡橙色,肩羽和翼覆羽有淡色斑点,下体色调较淡,胸部则有重黑色斑点。

【生活习性】
乌山鸫栖息于坦桑尼亚东北部帕雷山脉和乌桑巴拉山脉的森林地区。它们更偏好未受干扰的原始或次生森林环境,海拔大约在900至2300米之间。乌山鸫倾向于林下层开阔且树冠封闭的区域生活,并且在森林边缘同样有其活动范围,但它们并不会出现在紧邻的小农耕作区。此外,在森林之外,它们的位置通常由另一种鸫鸟Turdus libonyanus替代。

【鸣叫特征】
乌山鸫的鸣叫声具有一定的辨识度,然而,与相近物种橄榄鸫的叫声特征的具体区别尚未明确。已有报道指出这两种鸟可能存在明显的鸣叫差异,但具体细节仍欠详细公开。

【外型辨识】
辨别乌山鸫时,需注意其独特的外观特征。例如,它们具有深色的脸部、黄色的喙及条纹状的喉部,这些特征可帮助与东非鸫等其他相关物种进行区分。

【保护状况】
乌山鸫目前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近危物种(NT)。

【地理分布】
乌山鸫的地理分布范围相当狭窄,局限于东非坦桑尼亚的北部和东部地区,包括帕雷山脉和乌桑巴拉山脉。在其中,东乌桑巴拉山脉的阿马尼自然保护区是乌山鸫的重要栖息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