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腹鸫
英文名:Pale Thrush
学名:Turdus pallidus
【简介】
白腹鸫,学名为Turdus pallidus,隶属于雀形目、鸫科及鸫属。这种鸟广泛分布于东亚和北亚的多个区域,在繁殖季节时尤其在俄罗斯东南部及远东滨海疆域、中国东北部、朝鲜半岛等地频现。
【外形特征】
白腹鸫身长约23厘米,体重通常在64到90克之间。成年雄鸟头顶为蓝灰色,体表主色为淡棕色,腹部尤为浅淡略偏白。雌鸟外表与雄鸟相似,但色彩较暗,喉部白中带灰。幼鸟背部染有棕色,下体橙色,显眼的斑点和条纹是它们的显著标记。
【生活习性】
白腹鸫居住于多种生境,包括森林、灌木丛、花园和公园。它们在春季迁徙至繁殖地,秋季则倾向于南下至日本、中国南部和韩国南部等地。偏好河流附近的森林中活动,同时也出现在果园和农田中。
【鸣叫特征】
白腹鸫能够发出“chuck-chuck”的响亮声音和“see-ip”的呼叫,也有仿若水泡破裂般的报警声。在繁殖季节的前夕,它们偶尔会唱出持续约2秒、间隔5秒的动听但单调的歌声。
【繁殖习性】
繁殖高峰通常出现在5月至7月。它们巢建于海拔1200米以上的针阔叶混交林中,结构由干草、细枝、根须和粘土塑造,总概为杯形。一巢卵数为4枚至6枚,孵化周期为13至14天,而幼鸟则需要额外的13-15天才完全离巢。
【外型辨识】
飞行时,轻松辨识的是尾部那片明亮的白色尖端。
【保护状况】
IUCN给予白腹鸫评估为无危(LC),表明这一物种目前的数量无明显威胁。在中国,它被列为三有保护鸟类,以此确保这一鸟类种群的繁荣不受威胁。
【地理分布】
它的分布从俄罗斯远东地区覆盖至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及日本。繁殖地更精确地划定在上述提到的一些地区,而越冬区域包括中国南部、台湾、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