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乌鸫
英文名:Common Blackbird
学名:Turdus merula
【简介】
欧乌鸫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欧洲、亚洲西部、北非、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中型鸟类。这种鸟主要在森林、公园、花园、农田和果园等环境生活,偏好有茂密灌木的开阔林地。它们体型较小,全身黑色并带有光泽,嘴为黄色。
【外形特征】
成年雄鸟体长约23.5至29厘米,体重80至125克,全身黑色且有光泽,喙橙黄色或黄色,腿黑褐色。雌鸟及幼鸟则呈暗褐色,雌鸟喉部较淡且有隐约的斑点和条纹,喙为黄褐色,基部带有暗色。幼鸟的背部有淡色斑点,腹部也具明显的暗色斑点和条纹,第一年雄鸟的喙也是暗色,眼圏不明显,且翅膀为棕色。
【鸣叫特征】
雄乌鸫有低沉但旋律丰富的鸣叫声,常从高处(如树梢或屋顶)发出,春季至夏季最为频繁,有时甚至持续到7月初。此外,它们还有不同的叫声,如‘see’声、‘pook-pook-pook’声以及‘chink’和‘chook’的声音。
【生活习性】
欧乌鸫通常在林地、花园和果园内觅食,以昆虫、蠕虫、水果和种子为食,偶尔也会捕食小型脊椎动物。它们多数为留鸟,部分亚种会进行迁徙,主要取决于纬度。此外,欧乌鸫栖息范围广泛,从低海拔到2700米的山区均有发现。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从3月至9月。雄鸟通过展示和鸣唱吸引雌性。雌鸟单独筑巢,通常位于树丛或灌木中,巢呈杯形,使用草、叶等植被和泥土构成。每窝产卵2至6颗,通常为3至4颗淡蓝绿色并带有红棕色斑点的卵,孵化期为10至19天,幼鸟喂养期约为13至14天,每年可能繁殖1到3次。
【保护状况】
欧乌鸫在文化和文学中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如在古希腊传说里象征着珀尔塞福涅。同时也是一种被保护物种,被IUCN列为无危(LC)。瑞典将其作为国鸟。
【地理分布】
最早由卡尔·林奈在1758年的《自然系统》第十版中描述。欧乌鸫有数个亚种,广泛分布于欧洲、亚洲、非洲北部及近代引入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其在各地的亚种会呈现不同的迁徙习性。在中国大陆,欧乌鸫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华南及其他西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