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颏鸫
英文名:White-chinned Thrush
学名:Turdus aurantius
【简介】
白颏鸫(学名:Turdus aurantius),又称白颏鸫鸟,在鸟纲中属于雀形目鸫科鸫属。该物种为牙买加特有种,以其亮橙色喙和腿闻名,身体上部颜色较深,而下部则呈现出较浅的灰褐色,腹部则更为淡雅,具有明显的白色翼斑、下巴以及尾部覆羽的尖端。由于其下巴颜色较浅,呈现出白色特征,故此命名来源于这一特征。
【外形特征】
体长约24-26.5厘米,重约82克。铅灰色上体与向下渐变为较浅中灰色的下体形成对比。下巴及其直下部位雏形为白色,腹部部位则更为鲜明,有白色翼斑、下巴还有尾下的羽毛尖端均为白色。成鸟和幼鸟性别差异不大;幼鸟的头部至背部呈现红棕色,胸部和胁部颜色也略带红棕,而下巴上的白色特征或是缺失或是只显现少许。
【生活习性】
白颏鸫偏好生活于厚重树木丛生的自然环境,但同样也会出现在花园或者种植园。食物以壳虫、蜗牛、昆虫、蚯蚓、浆果、青蛙、小蜥蜴、雏鸟甚至小鼠为主,其中小蜥蜴在其饮食中占较大比例。在觅食行为方面,通常于地面落叶层中搜寻食物,有时亦会深耕牛粪层。
【繁殖习性】
白颏鸫于每年5月至7月进行繁殖,有时会延续到8月为第二轮繁殖期。用植物枝条、细根、叶子交织搭建巢穴,设于灌木,或直接在树上(如芒果树)、凤梨属植物或者棕榈叶下的基部。每次产卵2至3枚,偶尔产4枚,爱情期为16天,未成年幼鸟新生约11天后展开下一轮的繁殖期。
【外型辨识】
与白眼鸫相比,其特征之一在于白颏鸫的喙和腿为橙色,并有较为明显的白色翼斑,而白眼鸫则以具有白色眼圈和全黑色彩的喙及腿为显著识别特征。
【物种区别】
与白眼鸫相比,其特征之一在于白颏鸫的喙和腿为橙色,并有较为明显的白色翼斑,而白眼鸫则以具有白色眼圈和全黑色彩的喙及腿为显著识别特征。
【保护状况】
白颏鸫被IUCN列为无危物种(LC)。
【地理分布】
该物种分布于牙买加,属于中美洲地区的特有鸟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