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蓬鹛
英文名:Capuchin Babbler
学名:Turdoides atripennis
【简介】
斗蓬鹛是一种中等体型的鸟类,常栖息于非洲西部和中部低地森林地带的半常绿雨林中。因其色为紫色至棕色,头部为银灰色,喙和腿呈现出鲜艳的黄色而闻名。
【外形特征】
体形尺寸:鸟长约21-24厘米,体重平均雄鸟83.9克,雌鸟86.4克。
体色:石板黑至深红色,头部中央为石板黑,四周趋灰,眼周为银色斑点,颈侧至胸部有一系列暗色斑纹或鳞片状图案。幼鸟与成年体色相似,但虹膜色较暗,脚部呈灰绿色。
【生活习性】
斗蓬鹛常以家族群的形式生活在5到12只的数量间,偏好在植被茂密深处活动。其食物来源主要为昆虫及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
【鸣叫特征】
斗蓬鹛叫声独特,粗暴的嘎嘎声和叽叽喳喳的短促叫是其显著特征,有时会模仿类似画眉的高音叫声。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及其具体活动时间因地区而异,通常在6月开始筑巢。巢主要由绿色苔藓、枯叶及硬根构成,置于离地面约3-4.5米高的树苗或灌木上。每窝产2枚浅蓝色硬壳卵。
【外型辨识】
斗蓬鹛因其银灰色的头部和独特的叫声而被轻松同其他同属物种区分开,加上它所选择的自然栖息地,使这种识别更为简便。
【物种区别】
斗蓬鹛因其银灰色的头部和独特的叫声而被轻松同其他同属物种区分开,加上它所选择的自然栖息地,使这种识别更为简便。
【保护状况】
斗蓬鹛被IUCN列为易危(VU)等级,部分地区面临一定的威胁。
【地理分布】
斗蓬鹛分布区跨越了非洲西部与中部,包括冈比亚、塞内加尔南部直至利比里亚和科特迪瓦西部沿海、中非共和国南部各地,及乌干达西南部,刚果民主共和国东北部等。在冈比亚较为稀有,科特迪瓦的塔伊国家森林公园里相对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