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鸽形目 > 鸠鸽科 > 厚嘴地鸠属 > 厚嘴地鸠
厚嘴地鸠

厚嘴地鸠

英文名:Thick-billed Ground Pigeon

学名:Trugon terrestris

【简介】
厚嘴地鸠(英文名:Thick-billed Ground Pigeon,学名:Trugon terrestris),是鸽形目鸠鸽科厚嘴地鸠属的一种鸟类。其别名包括丛林鸠或灰地鸠。这种特有种鸟类主要栖息在新几内亚低地热带雨林中,最显著的特征是它拥有厚重的喙和白色的颊部。

【外形特征】
这种鸟类体型较大,总长约为33厘米,体重介于323至400克之间。上体呈深色,下体显红褐色。其头部有白色的脸颊和低矮的冠羽,眼色为鲜艳的红色,腿呈粉色。喙的基部为暗灰色,尖端为粉白色,喙形厚实且钝。雄鸟和雌鸟的外形相似,但雌鸟的翼覆羽略带紫色。幼鸟的虹膜通常较为暗淡,伴有黑色的冠脊中线,翼羽边缘有时显现出锈色。

【鸣叫特征】
它们会发出单调的鼻音“呼欧”声,间隔大约五秒重复一次,偶尔也会发出各种单一的咕咕声。

【生活习性】
它们栖息于新几内亚的低地森林和丘陵地区,最高可达到640米,有时也能在1000米的高处发现。它们往往单独或成对地在地面活动,主要以种子和果实为食,利用其厚重的喙来打开果壳。在一些罕见的情况下,它们会访问丽色极乐鸟展示区,寻找被吐出的种子。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包括了湿季和干季,在这些时期,厚嘴地鸠会筑巢,巢位于地面,由树枝、苔藓和枯叶构成,通常隐藏在树干或根部中。它们每次产一枚卵,都是白色。双亲轮流孵卵,雄鸟在白天,雌鸟在夜间负责孵卵工作。

【外型辨识】
厚嘴地鸠的署名特征在于其厚实的喙和白色的脸颊,这使它与其他体型相似的地栖鸟类容易区分。

【保护状况】
厚嘴地鸠目前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无危物种(LC)。

【地理分布】
它们分布在新几内亚岛及印度尼西亚的萨拉瓦蒂岛(属于四王群岛西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