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背美洲咬鹃
英文名:Green-backed Trogon
学名:Trogon viridis
【简介】
绿背美洲咬鹃(学名:Trogon viridis),是咬鹃目咬鹃科美洲咬鹃属的一种鸟类。广泛分布于亚马逊雨林地区的热带雨林中。
【外形特征】
绿背美洲咬鹃体长通常在25至28厘米之间,体重范围约74至107克(雄鸟77至99克,雌鸟74至107克)。雄鸟头部和胸部呈蓝黑色,腹部至尾下覆羽鲜黄色,上体呈现金属绿色,翅膀边缘有黑白色虫状条纹,主翼覆羽为白色,尾巴相对较小,色彩上为紫黑色尖端,下部几乎全白。雌鸟的色调较暗,上体和头部为灰色,腹部至尾下覆羽为黄色,尾羽有灰色横斑。幼鸟与雌鸟外观相似,雄鸟的背部和中央尾羽有绿色光泽。
【生活习性】
这种鸟类主要栖息于热带湿润森林的树冠层,尤其是低地和山脚的森林。在委内瑞拉高达800到1300米的地区,在哥伦比亚可达1200米,在巴西则分布于950米以下的森林地带。
【鸣叫特征】
绿背美洲咬鹃鸣叫通常是一连串的快速“kyoh”或“cow”音符,鸣叫接近结尾时音量加大,且有时节奏会变慢。此外,它们还会发出低沉的嗡嗡声和单个“chuck”声,以及鼻音“kwa...kwa...kwo-kwo-kwo-kwo-kwo”。
【繁殖习性】
在繁殖季节(大约从2月至7月),雌鸟会在树木白蚁巢或腐烂树木的洞穴中挖掘出隧道和巢室,每次产卵2至3枚。孵化所需时间以及育雏期均未记录。
【外型辨识】
绿背美洲咬鹃与紫头美洲咬鹃的主要区别在于眼环颜色更深、头部和胸部部分为蓝黑色且无白色胸带,尾羽下部更多地呈白色。
【保护状况】
根据IUCN标准,绿背美洲咬鹃被列为无危物种(LC)。
【地理分布】
绿背美洲咬鹃分布在安第斯山脉东侧、从哥伦比亚南部至巴西东部(包括马拉尼昂和马托格罗索,阿拉戈斯和巴伊亚至圣保罗),以及其他包括秘鲁北部,玻利维亚北部,圭亚那和特立尼达在内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