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咬鹃目 > 咬鹃科 > 美洲咬鹃属 > 花尾美洲咬鹃
花尾美洲咬鹃

花尾美洲咬鹃

英文名:Lattice-tailed Trogon

学名:Trogon clathratus

【简介】

花尾美洲咬鹃(Trogon clathratus),亦称为Lattice-tailed Trogon,属于咬鹃目咬鹃科的美洲咬鹃属鸟类。这种鸟主要分布在中美洲的哥斯达黎加和巴拿马。

【外形特征】

成年雄性拥有黄色的喙和近乎白色的虹膜。雄性头部、颈背、上身和胸部为绿色,腹部至下尾覆羽呈玫瑰红色。脸部和喉咙为黑色。雌性与雄性相似,但头部和胸部呈灰褐色,胸部则为橄榄灰色。幼鸟相较于成鸟,尾羽更尖,条纹更粗,部分胸部为棕色。

【生活习性】

它们栖息于成熟湿润山脚至低山区森林中层和低冠树林,通常在森林内部活动,偶尔出现在森林边缘地带或阴凉的半开放景观中。主要活跃于海拔90至1360米之间,雨季终止时会向低海拔迁移。

【鸣叫特征】

花尾美洲咬鹃发出一系列约15个强音节的“kwa”,音调和音量会逐段递增,达到中间部分后迅速加快,并随之变得低沉且柔和。

【繁殖习性】

繁殖活动集中于每年的二月至五月期间,雌鸟会在腐坏大树或枯木洞穴中筑巢,有时也会选择树栖白蚁丘为巢穴,距离地面5至8米之间。花尾美洲咬鹃的饮食结构以果实和昆虫为主,偶尔捕食小型青蛙和蜥蜴。

【外型辨识】

相较于灰尾美洲咬鹃,花尾美洲咬鹃的腹部更为鲜艳,尾巴呈现出更深的蓝色,并且尾下覆羽图案也有所不同。

【保护状况】

依据IUCN标准,花尾美洲咬鹃被列为无危物种(LC)。

【地理分布】

花尾美洲咬鹃主要沿着中美洲的哥斯达黎加和巴拿马的加勒比海山脉分布,部分也会被发现于巴拿马的太平洋山坡。其存在区域涵盖北美与南美之间的中美洲地区,包括危地马拉、伯利兹、洪都拉斯等国,以及加勒比海域的岛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