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眉鹪鹩
英文名:Rufous-browed Wren
学名:Troglodytes rufociliatus
【简介】
棕眉鹪鹩,英文名:Rufous-browed Wren,学名:Troglodytes rufociliatus。属于雀形目鹪鹩科,主要栖息在中美洲湿润山地森林区。
【外形特征】
该鸟体长10至11.5厘米,体重约11克。头部和背部呈深棕色,臀部有明显的深褐色条纹。翅膀和尾部为褐色,有深色斑纹。其眼先为深色,眼圈淡色,形成鲜明对比。耳羽、喉部以及下体呈现棕橙色,腹部中心有时可见少量黑色斑点。虹膜棕色,喙和腿呈深棕色。
【生活习性】
棕眉鹪鹩栖息在湿润森林中的各种类型植被下部及海拔1700至3500米的区域,甚至低至1250米。它通常成对或成小群体在近地面植被中觅食,主要以无脊椎动物为食。
【鸣叫特征】
它发出变化多样的颤音以及清脆的鸣叫声,叫声为尖锐的'zhweet'声。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一般从4月底至7月初。巢通常由干草、松针构建并设在树洞或地面的洞穴里。雌鸟负责孵卵,雄鸟有时会喂食雌鸟。鸟巢通常筑于树洞或地面空洞中,用松针、干叶和羽毛填充。每个巢会产3枚白色卵,其上有肉桂斑点。孵化由雌鸟单独完成。
【外型辨识】
本种在体型、尾巴长度、面部和下体色调上与莺鹪鹩有显著的区别。且在不同亚种中,在颜色深浅和斑纹上也略有差异。
【保护状况】
被IUCN定为无危物种(LC)。
【地理分布】
分布在中美洲地带,包括墨西哥南部的Chiapas山脉、危地马拉、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及尼加拉瓜北部等地区。其亚种包括Troglodytes rufociliatus chiapensis(墨西哥南部)、Troglodytes rufociliatus rufociliatus(危地马拉东部和萨尔瓦多北部)、Troglodytes rufociliatus nannoides(萨尔瓦多圣塔安那)以及Troglodytes rufociliatus rehni(洪都拉斯山区和尼加拉瓜西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