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王鹟科 > 非洲凤头鹟属 > 非洲凤头鹟
非洲凤头鹟

非洲凤头鹟

英文名:Blue-mantled Crested Flycatcher

学名:Trochocercus cyanomelas

【简介】
非洲凤头鹟(英文名:Blue-mantled Crested Flycatcher,学名:Trochocercus cyanomelas),是属于雀形目的王鹟科成员,主要分布在非洲东部和东南部的热带干林和湿润低地森林中。

【外形特征】
非洲凤头<|im_start|>umnférence体型小巧,体长13至14厘米,体重大约6至12.1克。雄鸟头部、喉咙及胸部呈现出光泽蓝黑色,翅膀大部分为石板蓝,带有明显的白色翼斑;尾巴均匀深色,腹部纯白。雌鸟全身颜色较浅,头部和背部为灰色,有明显的眼环,翼上有双白色翼带,腹部白色,胸带带有灰点。幼鸟则类似于雌鸟,但翼尖有肉桂色尖端。

【生活习性】
非洲凤头鹟栖息于中层森林,常常活跃并加入多种鸟类在一起觅食。它们主要以昆虫为食。繁殖季节根据地区的不同有所变化,如卢旺达和刚果民主共和国为9月,乌干达为4月,马拉维为2月和12月,津巴布韦为10月至1月,赞比亚为9月和12月。

【鸣叫特征】
非洲凤头鹟的鸣叫声非常清脆响亮,由多个分离的音符开始,之后会转为流畅的颤音,持续约2秒,也可表现为较为缓慢的“zweet-zweet-zweet-kew-ew-ew-ew-ew-ew-ew-ew-ew-ew”形式。在整个鸣叫过程中,还夹杂有响亮的“zweet”声以及一系列高的“zi, za”、“tzeet-zwaz”或“tyi-tyay”声,最后是一连串的咔嗒声。

【繁殖习性】
孵化时,雄鸟强烈地保卫自己的领地,进而对逼近巢穴的外来者显示出强烈的攻击性。它们的巢为厚壁坚固的碗状结构,由细树叶纤维、绿色苔藓以及细草构成,外部布满地衣与蛛丝。选址位于树或灌木枝叶交叉部位,高约0.5至8米的地方。每窝通常产出2至3枚蛋,蛋壳为奶白色或白色,带有红棕色、绿褐色和紫灰色的斑点,圆心部位有明显的疙瘩,尺寸为15.8至22.9毫米×12.2至15.1毫米。

【外型辨识】
非洲凤头鹟雄鸟的蓝色头部及白色腹部,雌鸟的灰色头部和显眼的双白色翼带是其显著的外部特征,在同类中尤其是在白标和浅体色上显得尤为突出。

【保护状况】
共有五个被认可的亚种,每个亚种之间在羽毛及体型上存在细微差异。这类鸟种的保护状态被IUCN列为无危(LC)。

【地理分布】
非洲凤头鹟广泛分布于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赞比亚、马拉维、莫桑比克、津巴布韦等非洲东非和东南非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