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腹鹦哥
英文名:Blue-bellied Parrot
学名:Triclaria malachitacea
【简介】
蓝腹鹦哥(学名:Triclaria malachitacea),属于鹦形目鹦鹉科蓝腹鹦哥属的鸟类,主要分布于南美洲巴西东南部的森林区域,偶尔出现在邻近的阿根廷。
【外形特征】
蓝腹鹦哥全身羽毛为绿色,飞行羽和尾羽带有蓝绿色调。成年雄鸟具有独特的蓝色腹部斑块,而雌鸟和幼鸟则没有这一特征。其眼睛周围有白色的裸皮。叫声独特,类似于鸫鸟的哨音,短促的音节和尖锐的“che-che-che”声,尤其在起飞时发出。
【生活习性】
蓝腹鹦哥栖息在湿润的森林,特别偏好树冠层,以小群体或成对形式活动。它们主要以种子、果实、花朵、花蜜和芽为食,也能偶尔捕食昆虫。植被上,它们特别钟情于大戟科植物的种子、Myrtaceae科植物的果实、Psidium属植物的种子,偶尔在果园中寻找橙子和jabuticaba果实。
【鸣叫特征】
蓝腹鹦哥的叫声独特,类似于鸫鸟的哨音,短促的音节和尖锐的“che-che-che”声,尤其在起飞时发出。
【繁殖习性】
蓝腹鹦哥的繁殖期通常在8月至2月之间,筑巢在老树干的自然空洞中,尤以棕榈树干为常见。巢间距较大,可达两公里,巢的位置通常高度不超过五米。每窝通常产2-4枚卵,孵化时间为28天。幼鸟依赖父母护理,其离巢后的护理期至少三周。
【外型辨识】
蓝腹鹦哥的主要特点在于雄鸟呈现出的蓝色腹部斑块。此特征有助于识别野外中的该物种。此外,根据其特定的叫声以及飞行中的视觉特征也能进行有效辨识。
【保护状况】
蓝腹鹦哥因其栖息地的缩减和非法猎捕面临着生存威胁。然而,现有的研究表明,在巴西的里奥格兰德杜苏尔地区仍大约有10,000只。根据IUCN的评估,该物种目前被列为无危物种(LC级),然而保护措施仍然非常重要。
【地理分布】
蓝腹鹦哥主要位于巴西东南部,从埃斯皮里图桑托至里奥格兰德杜苏尔,部分地区如巴伊亚和阿根廷东北部(米西奥内斯)也有旧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