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鹦形目 > 长尾鹦鹉科 > 彩虹鹦鹉属 > 鳞胸鹦鹉
鳞胸鹦鹉

鳞胸鹦鹉

英文名:Scaly-breasted Lorikeet

学名:Trichoglossus chlorolepidotus

【简介】
鳞胸鹦鹉(Trichoglossus chlorolepidotus),又称金绿鹦鹉、绿鹦鹉等,归类于鹦形目长尾鹦鹉科的彩虹鹦鹉属。这种鹦鹉以胸部独特的黄色“鳞片”状羽毛著名。

【外形特征】
成鸟体长通常在22-24厘米之间,体重约75-95克。主要呈现绿色,带有蓝绿色调的头部、带有黄色横纹的胸部和腹部,翅膀下方带有红色斑块。喙为珊瑚红色,脚为灰蓝色至深褐色。幼鸟与成鸟相似,但尾巴较短。

【生活习性】
鳞胸鹦鹉常见于澳大利亚东部的林地,特别倾向于生长轻木林和Melaleuca灌木的地区。它们也适应了城市公园和花园的生活环境。此物种活动范围广泛,从约克角半岛东南部跨越到昆士兰州东北部直至新南威尔士州中东部。

【鸣叫特征】
未提及相关内容。

【繁殖习性】
鳞胸鹦鹉的繁殖季节通常在5月至2月,在维多利亚州主要发生在8月至次年1月。繁殖地点一般会选择空心树枝或树洞,腔内没有衬垫。每窝产卵2枚,最高可达3枚。孵化期大约为22至25天,雏鸟约2个月时羽毛长成。雌鸟和雄鸟均为孵化和哺育雏鸟承担责任。

【外型辨识】
未提及相关内容。

【物种区别】
未提及相关内容。

【保护状况】
鳞胸鹦鹉被IUCN列为无危物种(LC),同时受CITES公约II保护。它们的栖息地范围和数量较为广阔和稳定,是澳洲鹦鹉中适应性较强的类型,但没有此种鹦鹉总数量的精确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