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吸蜜鸟科 > 白纹岩吸蜜鸟属 > 白纹岩吸蜜鸟
白纹岩吸蜜鸟

白纹岩吸蜜鸟

英文名:White-streaked Honeyeater

学名:Trichodere cockerelli

【简介】
白纹岩吸蜜鸟(学名:Trichodere cockerelli),又称白纹岩蜜鸟,属于雀形目吸蜜鸟科的一种鸟类。它是该属下的唯一物种。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东北部的约克角半岛。

【外形特征】
白纹岩吸蜜鸟体型较小,体长在14至17厘米之间,雄鸟体重通常为14至20克,雌鸟为12至13.5克。头部顶部和侧面呈灰色,脸颊斑块为灰蓝色。眼睛后方有一簇亮黄色羽毛,下巴和胸上部带有白色条纹和细灰褐色条纹,背部是暗棕色带黑色条纹。翅膀上边缘带有明显的绿色,尖端为白色。腹部呈白色,侧胸有黄色条纹,脚为蓝灰色;幼鸟与成鸟相似,但颜色较淡,喉部羽毛未呈枪状,眼睛为深棕色。

【生活习性】
白纹岩吸蜜鸟栖息于热带干燥森林和灌木林,如桉树、纸皮树、洛普斯托蒙或班克斯亚等区域。它们主要的食物来源是花蜜,也会捕食昆虫。通常在低矮的开花树木或灌木丛中觅食,并且有时与其他吸蜜鸟和鸟类共同觅食。

【鸣叫特征】
其叫声明亮,主要叫声为一系列快速的断音或类似机枪的声音,也可以发出金属质感的责备声“churrr”,其鸣唱清晰而尖锐,并带有金属质感的哨音,通常由四个音节组成。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的具体时间尚未确定。雌鸟会编制一个由细草、根须或植物纤维构成的巢,一般放置在低矮的灌木或树木中,距离地面0.45至2米高度。每个巢通常含有两枚卵,但孵化和育雏的具体时间并未有详细记录。

【外型辨识】
该鸟类通过其特有的白色喉部条纹和亮黄色耳后羽毛簇毛的特点与同属其他物种区分开来。

【保护状况】
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评估,白纹岩吸蜜鸟被列为无危物种(IUCN 等级:LC)。

【地理分布】
白纹岩吸蜜鸟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东北部的约克角半岛。此外,有文献指出其分布可延伸到太平洋某些岛屿,例如中国的台湾、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还有菲律宾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