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鸽形目 > 鸠鸽科 > 绿鸠属 > 红颈绿鸠
红颈绿鸠

红颈绿鸠

英文名:Pink-necked Green Pigeon

学名:Treron vernans

【简介】
红颈绿鸠,学名Treron vernans,亦被称为粉颈绿鸠。该物种广泛分布在东南亚地区。

【外形特征】
红颈绿鸠体型中等,长25至30厘米,体重约105至160克。雄鸟的头部呈灰色,颈部颜色为独特的粉色光泽,上胸部橙色,背部呈橄榄绿色,翅膀则呈现出黑绿色,并在翅膀上有一条黄色条纹,腹部黄绿色,尾部顶端有黑色窄带纹。而雌鸟的体形较雄鸟稍小,颜色变化较为平淡,腹部和喉部呈现黄色,冠部及颈背部主要是绿色。幼鸟的颜色和雌鸟相似,但整体色调更偏向灰色。

【鸣叫特征】
红颈绿鸠的鸣声较为低调,通常仅在进食或于群体汇聚地栖息时听到。它会发出低沉的三音节哨声,偶尔伴有咕噜声。

【生活习性】
该物种栖息于多种森林环境,从原始森林边缘到次生林、红树林乃至低地山脚,并能适应人工种植的花园、种植园及农田等地带。其主要的食物来源为果实,尤其偏好无花果。

【繁殖习性】
红颈绿鸠的繁殖期并没有严格的时间限制,一年中的任何时候都可能出现繁殖行为。雄鸟负责收集筑巢所需的材料,由雌鸟完成巢的建造。巢通常选在树上、灌木或篱笆中,距离地面高度为1至10米。每次巢内产出两枚白色的蛋。

【外型辨识】
红颈绿鸠的颜色特征使其容易与橙胸绿鸠等类似物种区分开来,主要表现在颈部的粉紫光泽和雄鸟胸部橙色的鲜明色彩。

【保护状况】
红颈绿鸠被列为IUCN红色名录无危(LC)等级,意味着它目前并不面临直接的灭绝威胁。

【地理分布】
红颈绿鸠广泛分布于中南半岛和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包括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中国东南沿海地区、香港、海南岛以及一系列太平洋岛屿。这些岛屿包括中国的台湾、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一些岛屿和巴布亚新几内亚。同时在华莱士区,即从棉兰老岛的东侧海域经望加锡海峡至巴厘岛和龙目岛之间的区域以东、巴布亚新几内亚以西,也能见到红颈绿鸠的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