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鸽形目 > 鸠鸽科 > 绿鸠属 > 灰头绿鸠
灰头绿鸠

灰头绿鸠

英文名:Ashy-headed Green Pigeon

学名:Treron phayrei

【简介】
灰头绿鸠(学名:Treron phayrei),又称灰头山鸠和灰额绿鸠,为鸽形目鸠鸽科绿鸠属鸟类。这种中等体型的鸟类,在头部有显著的银灰色冠羽,主要分布于南亚至东南亚,包括印度东北部、孟加拉国、中国南部及中南半岛。

【外形特征】
成年灰头绿鸠体长约25到28厘米,外表带有绿色羽毛。雄鸟胸部橙色,肩部暗肉桂色,尾下覆羽带有橙色斑块。雌鸟外表更偏绿色,无明显的橙色部分,下体为白绿色,带有淡黄色的大腿色带。雄鸟背部有时有栗色斑块,下体则是黄绿色,并带有橙色胸带。两性均拥有银色冠羽、黑色翼尖和复杂的黄色飞行羽标记。

【生活习性】
灰头绿鸠通常栖息在低地森林中,最多栖息高度不过1000米,有的甚至可能在喜马拉雅山脉中超过这一高度。它们的食物主要是各类果实,也与其他绿鸠成群觅食。

【鸣叫特征】
灰头绿鸠的叫声是一种较高音调的哨音,类似于“wa-whee-wah-woo”。

【繁殖习性】
繁殖期通常在4月至8月,同一年可能有两窝。其巢位于树木枝杈上,搭建简陋,由细小枯树枝制成。每个巢产卵2枚,卵呈白色。

【外型辨识】
与厚嘴绿鸠相比,灰头绿鸠最明显区别在于两侧脸颊和头顶更明显的灰色冠羽,以及较细致的喙,喙的基部呈淡色。雄灰头绿鸠胸部仅有橙色,而无紫色,并显著区别于橙胸绿鸠。

【保护状况】
灰头绿鸠被列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为无危(LC),在中国被列为二级国家保护动物。在中国的主要分布地为云南。其种群数量稳定,并且分布范围广泛。

【地理分布】
灰头绿鸠在19世纪初曾被视为pompadour绿鸠复合体的一部分,现在则被定义为独立物种。在中国南部至东南亚地区广泛存在,常见活动于热带及亚热带森林以及耕作区。分布位置可能最西到达印度尼西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