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鹦形目 > 鹦鹉科 > 图伊特鹦鹉属 > 斑翅鹦哥
斑翅鹦哥

斑翅鹦哥

英文名:Spot-winged Parrotlet

学名:Touit stictopterus

【简介】
斑翅鹦哥,学名为Touit stictopterus,是鹦形目鹦鹉科图伊特鹦鹉属的一种鸟类。这种鹦鹉一般以小群体形式活动,常栖息在成熟的湿润山地森林或开阔地带如稀树草原和山顶林地。

【外形特征】
斑翅鹦哥体长约为17至18厘米,体重在71至84克之间。全身基本为绿色,腹部颜色相对较淡。雄鸟肩部、次级覆羽为暗褐色,翼羽内侧覆羽具有明显的白色尖端,同时具有两个橙色的中覆羽;而雌鸟的翅膀则为绿色,并伴有暗色斑点。幼鸟与成鸟外观相似。

【鸣叫特征】
斑翅鹦哥会发出嘶哑的“chree-kree”或“crree-crree”的叫声,飞行时发出嘈杂的“wi-chi-chi”颤音和连续的叽叽声。

【生活习性】
这种鹦鹉一般以小群体形式活动,常栖息在成熟的湿润山地森林或开阔地带如稀树草原和山顶林地,主要以果实和种子为食,有时会在玉米田中觅食或寻找白蚁食物。飞行时,这一物种发出的声音较为显著。

【繁殖习性】
斑翅鹦哥的繁殖季节可能发生在厄瓜多尔的三月(基于间接证据),关于其繁殖的具体行为尚不清楚。每巢产卵数通常为4至6枚,孵化期约为26天。

【外型辨识】
雄鸟通过其深色翅膀上的独特白色斑点可以与雌鸟区分,后者则是绿色翅膀带有暗色斑点。

【物种区别】
雄鸟通过其深色翅膀上的独特白色斑点可以与雌鸟区分,后者则是绿色翅膀带有暗色斑点。

【保护状况】
斑翅鹦哥被IUCN列为近危物种(NT),CITES附录II。因为其云雾森林栖息地的破坏和退化,该物种的种群数量在5000至21000只成熟个体之间,且数量在下降。

【地理分布】
斑翅鹦哥主要分布于南美洲的哥伦比亚南部、厄瓜多尔和秘鲁北部,栖息在安德斯山脉东坡的云雾森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