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霸鹟科 > 黑头哑霸鹟属 > 黑头哑霸鹟
黑头哑霸鹟

黑头哑霸鹟

英文名:Black-headed Tody-Flycatcher

学名:Todirostrum nigriceps

【简介】
黑头哑霸鹟(英文名:Black-headed Tody-Flycatcher,学名:Todirostrum nigriceps)是雀形目霸鹟科的一种小型鸟类。主要分布于哥斯达黎加至委内瑞拉北部及厄瓜多尔的中美洲和南美洲低地森林中。

【外形特征】
黑头哑霸鹟体长约8-10.2厘米,体重约6-6.5克。它的头呈光泽黑色,喉部为白色,背部橄榄色,这些颜色对比鲜明。还有狭窄的白色眉纹,黑色的翅膀带有两条黄色翼带和黄色边缘,尾羽黑色,而下体则呈现鲜黄色。该物种的眼睛颜色深棕色,喙为黑色,腿为蓝灰色至黑色。雄鸟和雌鸟在外形上相似,但在繁殖季节中,幼鸟头部颜色较暗,喉部略带黄色,翅膀上的标记带有橄榄色,下体颜色较浅。

【鸣叫特征】
黑头哑霸鹟的叫声活泼,包括单声或双声的“chip”、“peep”或“pik”等,有时歌声由5到8个(最多12个)高音“tsip”或“jyip”音符组成,首个音符稍低,后续音符逐步增强并增加音量。在孵卵期间,雌鸟会发出柔和的颤音。

【生活习性】
黑头哑霸鹟主要生活在亚热带或热带湿润的低地森林中,活跃于树冠较高之处。该种鸟类较难以被发现。

【繁殖习性】
它们的繁殖季节记录中有哥伦比亚的6月和2月,以及巴拿马的8月。该物种的巢穴是一个不规则的悬挂结构,带有尾巴形状,位于3-15米高的垂枝上,巢口朝一侧并常靠近黄蜂巢。巢内含有种子绒毛,通常每次产卵一枚。

【外型辨识】
相比于哑霸鹟,黑头哑霸鹟通常被发现于较高的森林地区。除了黑色的头部、白色喉部与橄榄色的背部之外,其活跃的鸣叫声也是辨识要点之一。

【保护状况】
IUCN将其评估为无危物种(LC)。

【地理分布】
黑头哑霸鹟的分布区域较为广泛,集中在南美洲,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这一物种也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