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佛法僧目 > 翠鸟科 > 林翡翠属 > 蓝黑翡翠
蓝黑翡翠

蓝黑翡翠

英文名:Blue-black Kingfisher

学名:Todiramphus nigrocyaneus

【简介】
蓝黑翡翠(英文名:Blue-black Kingfisher;学名:Todiramphus nigrocyaneus)是佛法僧目翠鸟科的一种林翡翠属鸟类,主要生活于新几内亚及附近岛屿的红树林和低地森林中的溪流旁。

【外形特征】
蓝黑翡翠体长约22-23厘米,雄鸟体重51至55克,雌鸟体重55至57克。成年雄鸟的面部、颧骨、面颊、颈部和胸部均为黑色,头顶及前额为蓝紫色。眼眉延长至脖子处呈现出浅蓝色,肩胛和披羽为黑色,略带蓝紫色调。此外头顶的蓝紫色冠羽明显,喉咙为白色,胸部具有大片蓝色区域,腹部全部蓝色。雌鸟腹部为白色,并延伸至胸部。

两翼、大腿区域、肛门区域和尾巴均为黑色,喙和眼均为黑色,虹膜呈深棕色,腿为灰黑色。

【生活习性】
蓝黑翡翠主要栖息于低地森林、河流、桉树林、沼泽以及小溪附近。它们偏好涉水活动和树林密布的环境,有时则在靠近人们的乡村花园和林地活动。它们以肉食为主,捕猎蟋蟀、蜘蛛、蜗牛等无脊椎动物,也包括小鱼、蛇和蜥蜴等小型脊椎动物。

【鸣叫特征】
蓝黑翡翠的鸣声由上升的两个音符和一个短暂下降的颤音组成,持续约3秒。雌鸟的叫声则是尖锐的“cheeez”。

【繁殖习性】
它们的繁殖行为记录不足,至今为止,其巢穴和蛋尚未被描述。蓝黑翡翠的巢穴和社会行为具体特性未被阐述,但可以推测类似其他林地翠鸟,它们展现一定领地意识并与鸣叫相关联。

【外型辨识】
雌性蓝黑翡翠与雄性最大区别在于两者腹部颜色不同:雄鸟腹部蓝色,雌鸟腹部为白色。

【保护状况】
IUCN认为蓝黑翡翠面临近危(NT),全球种群数量在10,000只成熟个体以下,部分地区保护状况更为严峻。最大种群数量可能少于1,000只成熟个体,其面临的主要威胁是低地湿地森林的砍伐和水质下降。

【地理分布】
蓝黑翡翠有三个亚种,分别为:
1. Todirhamphus nigrocyaneus nigrocyaneus,分布于巴布亚岛西部(巴坦塔,萨拉瓦提)至海尔芬克湾北以及玛丽安海峡南部。
2. Todirhamphus nigrocyaneus quadricolor,分布于印尼亚彭岛及阿斯特罗莱布湾。
3. Todirhamphus nigrocyaneus stictolaemus,分布在新几内亚欧文·斯坦利岭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