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鹿加翡翠
英文名:Blue-and-white Kingfisher
学名:Todiramphus diops
【简介】
摩鹿加翡翠(学名:Todiramphus diops)属于佛法僧目翠鸟科林翡翠属,体型娇小,以其鲜明的天蓝色及白色的羽毛著称。其主要分布于印尼的北马鲁古群岛。
【外形特征】
成年摩鹿加翡翠长约19厘米。雄鸟体重一般在41至45克之间,而雌鸟体重则在42至65克。雄鸟头部前端及顶点呈黑色,后部为蓝紫色,喙基处有白色圆形或三角形斑点。其颈部呈黑色,覆盖有少数白色羽毛,形成宽阔的白色环状领。羽翼、双翼、胸部和背部均为蓝紫色,其中肩部和背部色彩更为鲜亮。尾部呈明亮的蓝色,下体则为纯白色。相比而言,雌鸟的后颈部为蓝黑色,胸部有一片蓝紫色宽带。
【鸣叫特征】
摩鹿加翡翠的鸣叫声表现为连续的颤音“tu-tu-tu-ti-ti”,伴有高音调的三音符下降哨音,重复不停地发出。
【生活习性】
此鸟种偏好生境为次生林地与森林边缘,常见于红树林边缘、花园、轻度森林化耕作地、果园及椰子园内。活动范围海拔与海平面几乎等高而在700米以下。它们主要以各种昆虫和小型脊椎动物为食,如蟋蟀、蜘蛛、蝎子、蜗牛、小鱼、蜥蜴等。
【繁殖习性】
关于摩鹿加翡翠的具体繁殖生态,目前缺乏详细资料。
【外型辨识】
与相邻的青海翠鸟相比,摩鹿加翡翠的白色眼框更为宽大,且翅膀具有显著的白色斑块。
【保护状况】
尽管未被列为保护级别,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评估,摩鹿加翡翠为无危物种(IUCN:LC)。该物种广泛分布于北马鲁古群岛的EBA范围内,并且已适应了人口稠密区域,如农业栖息地,繁殖情况也多样,既可能在河流或土崖壁上挖掘出居所也可能在树干中钻孔。
【地理分布】
摩鹿加翡翠的分布范围涵盖华莱士区东侧至巴布亚新几内亚西侧区域,具体包括北马鲁古群岛、苏拉威西岛、努沙登加拉群岛、西南群岛、摩鹿加群岛、东帝汶等岛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