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犀鸟目 > 犀鸟科 > 弯嘴犀鸟属 > 达马拉红嘴犀鸟
达马拉红嘴犀鸟

达马拉红嘴犀鸟

英文名:Damara Red-billed Hornbill

学名:Tockus damarensis

【简介】
达马拉红嘴犀鸟,英文名Damara Red-billed Hornbill,学名Tockus damarensis,是犀鸟目犀鸟科弯嘴犀鸟属的一种小型非洲犀鸟。分布于西南安哥拉、纳米比亚北部以及博茨瓦纳西部的干旱稀树草原地带。

【外形特征】
达马拉红嘴犀鸟体型较小,长度约为35厘米,体重在150至220克之间。其羽毛呈黑白色调,翼上覆羽具有斑点,尾羽外侧白色显眼。头部覆以灰白羽毛,背部有深灰色羽毛条纹。其喙部弯曲且颜色从暗红至鲜红不等,鼻孔靠近眼睛。翅膀被白色羽毛包围,黑色或深棕色羽毛环绕。尾巴外侧黑色,内侧白色。腿短而灰色,末端有半锐爪。腹部多为灰白色或纯白色。

【鸣叫特征】
达马拉红嘴犀鸟发出了一系列由单音开始的咯咯声,随后声音变大且更加有力,最终变为双音节的鸣叫声。

【生活习性】
栖息于干旱的稀树草原,常见于沿干涸河床的绿木林中。以直翅目、毛虫、蚂蚁、白蚁、鞘翅目、蝎子、蜈蚣、太阳蜘蛛和蜘蛛等昆虫为主食,偶尔捕食小型脊椎动物,如颈扁蜥蜴、沙蛙和滑蜥。主要在地面觅食,偶尔也会在空中捕食昆虫。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通常在1月至4月,即雨季之后。该物种领域性强,巢间距平均为208米。它接受巢箱,每窝产3至8枚卵,平均为5枚,卵尺寸在34.5至37.3毫米×24.1至26毫米不等。雌鸟独自孵化,孵化期为24至27天,期间由雄鸟供给食物。雌鸟在最年长幼鸟约18天大时首次离巢,幼鸟约45天后独立离巢。

【外型辨识】
该物种与红嘴弯嘴犀鸟相比,面部无条纹,眼色较暗。与蒙特罗犀鸟相比,体型更小,喙部更加细长,背上的白色斑点更大胆。

【保护状况】
根据IUCN标准,达马拉红嘴犀鸟被列为无危物种。

【地理分布】
达马拉红嘴犀鸟分布于西南安哥拉、纳米比亚北部以及博茨瓦纳西部的干旱稀树草原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