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䳍形目 > 䳍科 > 䳍属 > 黑䳍
黑䳍

黑䳍

英文名:Black Tinamou

学名:Tinamus osgoodi

【简介】
黑䳍(学名:Tinamus osgoodi)是鴴形目鴴科鴴属的鸟类,主要栖息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东坡的云雾森林中。该物种分布在哥伦比亚中南部、秘鲁东南部以及玻利维亚西北部,海拔范围在600至2100米之间。

【外形特征】
黑䳍体型健壮,尾部短小,翅膀圆润。全身主要呈现深灰色,略带石板色,面部和喉咙为深灰色,下颈至胸部则呈现烟灰和锈色。尾下覆羽颜色较深,带有肉桂色及黑色斑点。性别难以从羽毛颜色上区分,但雌鸟通常比雄鸟稍大。

【鸣叫特征】
其叫声低沉而悠长,带有类似鸽鳞性质但更为绵长的咕噜声,以及一系列低沉、有节奏的哨音。这些声音因其穿透力强,常能在浓密的大气层中传播远距离,是人们最常见的黑䳍特征之一。

【生活习性】
黑䳍生活在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地区湿润的热带和亚热带森林里,但在野外种群难以观察到,主要是通过听其叫声来确认其存在。虽然黑䳍在自然中的出没频率相对较低,但其在云雾林中的生态价值不可忽视。

【繁殖习性】
关于其繁殖的具体信息比较有限,一个在秘鲁的巢穴曾被发现含有两枚蓝壳的蛋,这被视为繁殖季节的一部分。从繁殖活动观察得知,黑䳍在3月至11月期间活跃,偶尔在2月份也能观察到幼鸟出没。

【外型辨识】
在自然条件下,黑䳍易于被类似种类的闇灰色䳍鸟混淆,尤其是灰䳍。但后者相比具有更多的斑点,头部和颈部明显拥有白色的斑纹。相对其他棕色的同类,如褐穴䳍,在体型和颜色上也存在明显差异。

【保护状况】
黑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9年红色名录中的易危物种(VU),面临着森林砍伐、人类居住环境扩展与扩展、狩猎及石油采矿等多方面的威胁。在一些自然保护区范围内,该种群也难以幸免于栖息地破坏与非法狩猎,主要保护措施亟待制定实施。

【地理分布】
黑䳍分布在哥伦比亚中南部、秘鲁东南部以及玻利维亚西北部,海拔范围在600至2100米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