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嘴鹟莺
英文名:Broad-billed Warbler
学名:Tickellia hodgsoni
【简介】
宽嘴鹟莺(学名:Tickellia hodgsoni),属于雀形目、树莺科。该物种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东部到越南北部区域,包括不丹、中国、印度、老挝、缅甸、尼泊尔及越南,偶尔在云南东南部被发现为夏候鸟。
【外形特征】
宽嘴鹟莺体型丰满,长约100毫米,体重4-5克。它的眼睛周围和头两侧为暗灰苍色,带有淡灰色的眉纹。头部从前额到头顶区域呈现出栗色,上半身则是橄榄绿色,腰部略微带黄色。尾部呈现出暗褐色,边缘是橄榄绿色。最外侧的两对尾部羽毛内部为白色。其下体从前喉至上胸似乎为灰色,并且其余部分为鲜黄色。虹膜为棕色,喙为暗角质色,下颌基部为淡黄色,腿色偏肉黄色。
【鸣叫特征】
宽嘴鹟莺的鸣唱由一系列高音“tseeeee”和“tsi-leeeeee”组成,并伴有较低沉的滚动声。在兴奋时,会发出快速金属质感的“witiwiwititwi-chu-witiwitiwiti”叫声。
【生活习性】
宽嘴鹟莺栖息于中到高山森林的密集灌丛中,多在竹林内活动。以昆虫为主要食物,但具体捕食的昆虫种类尚未明确记录。它非常活跃,经常悬停在树枝和靠近地面的位置捕食昆虫。通常单独活动,但在非繁殖季节也可能会组成少量群体,并加入其他种类组成混合鸟群。
【外型辨识】
与其相似的金头拟缝叶莺相比,宽嘴鹟莺的眉毛较短,头顶部栗色更为宽广,喉部和胸部呈现灰色,腹部底色较淡且偏黄。
【保护状况】
其主要分布区域为喜马拉雅山脉东部至越南北部的东洋界。该物种被列为国家保护的益鸟或者具有重要经济、科研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模式产地在锡金(位于尼泊尔与不丹之间的锡金邦)。
【地理分布】
宽嘴鹟莺在中国的分布主要见于云南地区。在中国境内的分布范围和季节性活动显示,亚种tonkinensis主要为云南东南部金平分水岭保护区及其海拔约2000至2500米处的留鸟,冬季可降至较下海拔区域;而指名种Tickellia hodgsoni主要居西藏东南部的海拔1100至2700米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