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旋壁雀科 > 旋壁雀属 > 红翅旋壁雀
红翅旋壁雀

红翅旋壁雀

英文名:Wallcreeper

学名:Tichodroma muraria

【简介】
红翅旋壁雀,学名Tichodroma muraria,又称爬树鸟、石花儿、爬岩树。属于雀形目旋壁雀科旋壁雀属的唯一现存物种。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它带有白色斑点和红色的长翼。这种鸟类常被戏称为“悬崖上的蝴蝶”。该物种主要分布于欧亚地区的高山区域,从欧洲南部一直延伸到中国中部。

【外形特征】
红翅旋壁雀体长约15.5厘米至17厘米,一般体重在17至19克之间。其上体通常呈现蓝灰色,翼部和尾部羽毛颜色稍暗。最大的特点在于其醒目的红色翼羽,此类特征仅在翅膀完全展开时呈现。在繁殖季节,雄鸟的喉咙呈黑色,而雌鸟和非繁殖季节的雄鸟则呈现白色喉部。这种鸟类的喙细长弯曲,适合于在岩石缝隙中捕食。

【生活习性】
红翅旋壁雀主要生活在高山悬崖及陡坡上,夏季的栖息地高度可达1000至3000米,冬季则下移到更低的海拔,包括人类建筑区域,如旧石料开采场所。它们通常在岩面上寻找昆虫和蜘蛛作为食物,偶尔会追捕飞行中的昆虫。

【繁殖习性】
红翅旋壁雀的繁殖行为较为典型,雌鸟会在岩洞或裂缝中构建巢穴,这些巢穴基本由草和苔藓构成,并配以柔软的材料铺垫内层。通常,每窝产卵4至5枚,卵呈白底并带有少量黑或红褐色斑点。孵化期大约为19至20天。幼鸟在家中的生存期约28至33天,这期间均由双亲共同喂养。

【保护状况】
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红翅旋壁雀列为无危物种。

【地理分布】
红翅旋壁雀广泛分布于欧亚地区的高山地带。从欧洲南部到中国中部的山区,都有它们的踪迹。特别是在繁殖季节,它们活动于更广阔的高海拔区域,而到了冬季,随着海拔下降,它们会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或是针阔混交林等环境中栖息或偶尔出现在人类建筑中,比如建筑物外墙。该物种在我国的分布范围涵盖了广泛的地理区域,包括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四川、东北、河北、北京、河南、陕西、湖北、江西、安徽、江苏、云南、福建、广东等地。

另外,红翅旋壁雀共有两个亚种,分别为指名亚种(T. m. muraria)和普通亚种(T. m. nepalen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