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鹪鹩
英文名:Timberline Wren
学名:Thryorchilus browni
【地理分布】
高山鹪鹩,学名Thryorchilus browni,是雀形目鹪鹩科的一种鸟类。这种体型微小的鸟分布于中美洲,具体位于哥斯达黎加中部至巴拿马北部,包括Volcán Turrialba、Volcán Irazú、Cordillera de Dota、Volcán Barú、Volcán de Chiriquí和Cerro Copete等地。
【外形特征】
高山鹪鹩体重约14克,长度约为10厘米。其头部和背部呈深栗色,尾巴为红褐色,上面有细窄的黑色条纹。它拥有宽大的灰白色眉纹,眼后有一道明显的巧克力棕色条纹,脸颊为灰白色带狭窄的黑色标记。喉咙和胸部呈灰白色,腹部上方颜色斑驳,腹部下方为棕色,两胁和臀部为红褐色。幼鸟的下方更偏向灰色,呈现出鳞片状外观。亚种T. b. ridgwayi体型较大且上部颜色更深,而亚种T. b. basultoi则有更宽的眉纹及白色的颈侧标记,其下部分为白色。
【鸣叫特征】
该鸟独特且引人注目的叫声可帮助进行辨别。其歌声由一系列约六声沙哑且颤动的音符组成,持续约2至3秒。它的叫声短促而尖锐,常表现为“churr”声。
【生活习性】
高山鹪鹩偏爱在树线以上的高山草甸和近高山草甸沼泽生态中活动,尤其是竹丛生境。它们主要栖息在海拔2,800至3,600米之间,偶尔低至2,200米。它们主要在地面附近觅食,有时飞离地面捕食并在靠近苔藓覆盖的枝条生长处穿梭。饮食以小型昆虫、毛虫和蜘蛛等陆生无脊椎动物为主。
【繁殖习性】
高山鹪鹩会在哥斯达黎加的春季繁殖,时间大致从4月至6月。其巢穴用竹叶构成成空心球形,内部铺垫细腻材料,并从侧面进入,固定于1至3米高的竹子或灌木丛中。每个巢穴通常孕育2枚蛋。
【外型辨识】
高山鹪鹩与木鹪鹩类似,但可通过翼羽上的白色标记以及特有的歌声和叫声进行区分。
【保护状况】
尽管遭遇某些栖息地的压力,高山鹪鹩被认为是无危物种,被列为IUCN红色名录中的LC(无危)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