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鹪鹩科 > 斑苇鹪鹩属 > 淡脸苇鹪鹩
淡脸苇鹪鹩

淡脸苇鹪鹩

英文名:Antioquia Wren

学名:Thryophilus sernai

【简介】
淡脸苇鹪鹩(学名:Thryophilus sernai)属于雀形目鹪鹩科斑苇鹪鹩属,于2012年首次被确认为新物种。该物种主要分布于南美洲哥伦比亚西北部的Cauca河谷一带。

【外形特征】
淡脸苇鹪鹩中等体型,通常长度为14厘米,体重约21.4至22.9克。它的体表呈现温暖的赤褐色,下体为白色,并具有明显的白眉纹和隐约淡黄色颊纹。尾部及下尾覆羽带条纹。雄性和雌性在外形上无明显差异,但雌鸟体积略小。

- 它的头部与颈背呈现深棕土红色。
- 背部为深秋棕,肩部和下背部转变为较暖的茶棕色。
- 尾部为棕色,边缘为淡黄色,带有细窄的黑色条纹。
- 翅扇覆羽为棕色,主要次级飞羽与初级飞羽呈现灰棕色,外边缘微黑。尾羽和下尾覆羽上多为稀疏且清晰的黑色条纹。
- 眼圈颜色为深棕色或栗色,伴随着一条黄绿色的裸露眼环。
- 喙子为灰到黑色上喙、白到灰下喙。
- 足部轻灰至灰肉色。

【生活习性】
淡脸苇鹪鹩栖息于哥伦比亚的半落叶林或次生林地带,植被偏低,海拔约250至850米。这些地区通常植被不超过8米高,平均树冠高度约20米,常见植物属存在着Bombacaceae、Euphorbiaceae、Meliaceae、Moraceae等各大科属。鸟儿同时也见于水边植被、干燥灌木丛、甚至开阔地带的围栏和繁忙道路附近的浓密灌木丛中。

【鸣叫特征】
雄鸟和雌鸟发出无比优美的鸣叫声。特殊的鸣啭包括引得音节、反复的颤音配节、以及末尾经过频率调变的音节。雄性个体会独自或与雌鸟合鸣互相配合发声。雄鸟的鸣啭里大约有3至19个音节,包涵了1至13个颤音句和2至8种不同的音节,而雌鸟的鸣啭则有4到11个音节,一般伴有2至5个颤音句和3至6种不同的音节的伸缩变化。此外还有一种打扰音和点击警报音,类似于尼氏苇鹪鹩和棕白苇鹪鹩。

【繁殖习性】
对其繁殖情况的研究还十分有限。依据观察,有记录显示淡脸苇鹪鹩在7月底携带巢材飞行,而到了8月雌性卵巢已经开始活跃,雄性的睾丸也处于增大过程。然而,唯一的活动巢穴通常出现在12月。

【外型辨识】
本物种与棕白苇鹪鹩和尼氏苇鹪鹩有显着差异,特别是浅棕色体表、更加泛红色的背部、较窄黑纹配上浅暖棕的尾部,以及较短的喙部。特别是在翅膀条纹结构上,其条纹明显较轻。

【物种区别】
本物种与棕白苇鹪鹩和尼氏苇鹪鹩有显着差异,特别是浅棕色体表、更加泛红色的背部、较窄黑纹配上浅暖棕的尾部,以及较短的喙部。特别是在翅膀条纹结构上,其条纹明显较轻。

【保护状况】
该物种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易危”(VU)物种。它的地理分布仅限于150公里的狭窄Cauca河谷,涉足河岸约七公里的外围范围。已经有六个地点确认存在适合这种鸟类生存的环境。这反映了其生境高度集中且脆弱性的问题,导致其生存面临严重威胁。

【地理分布】
淡脸苇鹪鹩主要分布于南美洲哥伦比亚西北部的Cauca河谷一带,涵盖Ituango至Concordia-Salgar的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