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针尾雀
英文名:Speckled Spinetail
学名:Thripophaga gutturata
【简介】
斑针尾雀(学名:Thripophaga gutturata)属于雀形目灶鸟科软尾雀属,主要分布在南美洲亚马逊盆地的低地和丘陵地带。
【外形特征】
斑针尾雀体形较小,渐变红褐色和土黄色为主色调。面部、眉纹呈赭褐色,带有暗棕色斑点。冠部及背部主要为深栗色,翅膀为深栗色,翼弯为赭色,飞羽尖端暗灰色。尾羽硬化渐变,末端圆润,尾上覆羽为红褐色。喉部淡黄色,胸部和腹部为浅黄褐色,有暗棕色三角形斑点。虹膜淡黄至棕,上喙黑至灰,下喙灰至蓝灰,基部带粉红,脚趾橄榄至棕黄。雌雄相似,但幼鸟背部灰橄榄色,下体更灰或泛赭色,缺少成鸟的斑点和栗色冠部。
【生活习性】
斑针尾雀主要栖息在亚马逊盆地的低地常绿森林,尤喜藤蔓密集的环境。该鸟活跃于森林中层到次冠层,主要以昆虫为主食,如蟑螂和异翅目昆虫,偶尔也食蜘蛛。它喜欢通过在树枝和树干上灵活移动来觅食,经常从枯叶丛中寻找食物,也会在各种植物的表面进行探测。
【鸣叫特征】
斑针尾雀鸣叫时发颤音下降的“tch-t-t-t-t-t-t-t-t-t-t”声和5至7个非常尖锐的高音“tsee”声,并常以低沉的喷溅式颤音结尾。繁殖季主要是在秘鲁的8月,筑巢通常选用锥形结构悬挂在树枝上的苔藓巢。
【繁殖习性】
斑针尾雀在繁殖季主要是在秘鲁的8月,筑巢通常选用锥形结构悬挂在树枝上的苔藓巢。
【外型辨识】
需要指出的是,斑针尾雀原本被归入Cranioleuca属,后在2011年经过研究才调整至Thripophaga属。其单配偶制的繁殖行为和独特的下体斑点及圆形尾羽尖端使其容易区别于其他针尾雀。
【保护状况】
斑针尾雀分布在南美洲多个国家,包括哥伦比亚东南部、委内瑞拉南部、厄瓜多尔东部、秘鲁、玻利维亚北部、苏里南、法属圭亚那,以及巴西西部亚马逊地区。该鸟种被IUCN列为无危物种。
【地理分布】
斑针尾雀分布在南美洲多个国家,包括哥伦比亚东南部、委内瑞拉南部、厄瓜多尔东部、秘鲁、玻利维亚北部、苏里南、法属圭亚那,以及巴西西部亚马逊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