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尾蜂鸟
英文名:Peruvian Sheartail
学名:Thaumastura cora
【简介】
矛尾蜂鸟,又称佩鲁维矛尾蜂鸟,是一种小型雨燕目蜂鸟科鸟类。它以其独特的长尾羽毛而闻名,主要分布在南美洲西部,从厄瓜多尔西南部至智利西北部。
【外形特征】
雄性矛尾蜂鸟约14厘米长,体重约2.5克,拥有黑色呈矛状的短喙,上体为金属绿色。最内侧的一对尾羽较短,外缘为深绿内缘为白色;外侧的一对尾羽则更加延长,呈黑色边缘渐显白色,并在末端变得尖锐。雄性喉部在特定角度下会呈现出虹彩般的粉红色。雌性约7.5厘米长,体重约2.6克,尾羽虽短,但颜色从基部的淡白色渐变为绿色并在末端转为黑色,边缘有白色。雌鸟喉部颜色为奶油色。
【生活习性】
矛尾蜂鸟生活在海拔从海平面到约2800米的干旱沿海环境,常见于农田、花园和果园。主要依靠花蜜维持生存,偶尔也捕捉小昆虫。雄性在繁殖季节里会保卫领地,并通过进行特定的展示飞行和鸣叫来展示自身。
【鸣叫特征】
雄性矛尾蜂鸟的叫声是一种尖锐而持续的吱吱声,有时可达一分钟以上。这种叫声既可能在栖息处发出,也可能在进行穿梭飞行时发出。而在与同类争斗时,雄鸟会发出短促的叫声。雌鸟也会发出类似的'chip'声音。
【繁殖习性】
在繁殖季节,雄性矛尾蜂鸟会进行领土防卫。飞行展示包括J形俯冲和水平穿梭,同时鸣叫。它们的巢为一小杯状,可能在外部用花朵替代苔藓作为装饰物。这类鸟每年可能繁殖两次,但具体的繁殖周期、孵化期和幼鸟离巢时间尚不清楚。
【外型辨识】
雄性矛尾蜂鸟的长尾流苏是其与其它蜂鸟最为明显的区别。雌鸟与智利蜂鸟的雌鸟难以区分,但可通过鸣叫方式和尾羽形状来区分。
【保护状况】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估,矛尾蜂鸟被列为“无危”(LC)等级,没有迫在眉睫的灭绝威胁。
【地理分布】
矛尾蜂鸟主要分布于南美洲西部,从厄瓜多尔西南部到阿根廷北部、智利西北部。该物种在智利西北部延伸至秘鲁全境,部分地区在厄瓜多尔的分布记录较少,总数少于1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