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蚁鸟科 > 蚁鵙属 > 查氏蚁鵙
查氏蚁鵙

查氏蚁鵙

英文名:Chapman's Antshrike

学名:Thamnophilus zarumae

【简介】
查氏蚁鵙,学名Thamnophilus zarumae,属于雀形目蚁鸟科的蚁鵙属。主要分布于南美洲的厄瓜多尔和秘鲁。

【外形特征】
雄性查氏蚁鵲体长为14至15.5厘米,体重大约22克。其头部为黑白相间,并带有黑色冠羽;背部、翅膀、尾部均呈黑色并带有白色条纹,胸部至腹部白色,附带有黑色细纹;上部中央纯白,两侧肉桂色为主。
雌性查氏蚁鵲的头部和颈侧为淡肉桂色,带有黑色斑纹;脊背部、翅膀和尾部也呈肉桂红色;喉部淡肉桂色,胸部至腹部淡肉桂色,但胸部有灰斑隐约分布。无论雌雄,眼圈呈淡色,上下喙分别为黑色和蓝灰色,腿脚也是蓝灰色。

【生活习性】
查氏蚁鵲全年栖息在其分布地域,主要栖息于落叶和半落叶林的内部及其边缘,偏好较为茂密的植被,如藤蔓丰富的森林下层至中层。它们往往以单独或小群体的形式活动,有时会与其他种类的鸟类共同觅食。其食物来源包括毛虫、幼虫、蚱蜢等直翅目昆虫及蜘蛛。

【繁殖习性】
关于查氏蚁鵲的繁殖生态,目前所知有限。

【外型辨识】
查氏蚁鵲与横斑蚁鵲外形相似,但地理分布并不重叠。雄性背部有白色条纹,雌鸟上体为肉桂红色,与横斑蚁鵲有明显区别。

【保护状况】
该物种的保护级别为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中的无危(LC)类别。

【地理分布】
查氏蚁鵲的分布区呈两块:一块区域主要在厄瓜多尔西南部的埃尔奥罗省和洛哈省,该区域向南延伸至秘鲁东北部的通贝斯省和皮乌拉省;另一部分则位于秘鲁皮乌拉省和兰巴耶克省的东部。厄瓜多尔的分布海拔范围在800至2000米之间,而秘鲁的分布区域海拔在600至2100米,局部可达26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