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蚁鵙
英文名:Planalto Slaty Antshrike
学名:Thamnophilus pelzelni
【简介】
高原蚁鵙(学名:Thamnophilus pelzelni),又称作Planalto Slaty Antshrike,属于雀形目蚁鸟科蚁鵙属。该物种主要分布于巴西东部和中南部的广阔地带,此前曾被视为蓝灰蚁鵙(Thamnophilus punctatus)的一个亚种,但最新的研究将其认定为独立物种。
【外形特征】
高原蚁鵙的体形约为14厘米长,体重在16至20克之间。雄鸟头部混合黑色与灰色,头顶具黑色冠羽;背部呈现灰色,配以少量的黑色斑纹和肩部隐蔽的白色斑块;翅膀及翼覆羽为褐带白色斑点;尾部为黑色,伴有白色尖端和斑纹。雌鸟的面部为亮红棕色,上半身是肉桂红棕色;翅膀为深棕色,布有白色斑点和边缘;腹部为淡肉桂色,喉部与腹部接近白色。整体而言,上下体均有淡淡的黄色调。
【鸣叫特征】
高原蚁鵙的鸣叫特征突显,由一系列大约20个加速的干涩音符组成,且持续约5秒,圆润放松的滚音结尾,音调起初上升随后平稳,偶尔在尾段会有轻微下落;同时,该物种的鸣叫声还包括各种长短不同的“喀”声和低沉呼号。
【生活习性】
高原蚁鵙栖息在落叶林、半落叶林以及森林边缘,偏好藤蔓繁茂之地,在高度1至5米处最为活跃,有时可达15米高。其食谱以昆虫和小型节肢动物为主,一般采取单只或成对觅食方式,有时会加入混合物种群进行觅食。
【繁殖习性】
关于繁殖时间信息并未详细列出,但随着观察,有迹象表明在10月和1月会出现觅食巢穴。高原蚁鵙建立的巢筑在树枝叉口,呈现杯状结构,平均产蛋2-3枚,双亲共同孵化且都参与养育幼鸟环节。
【外型辨识】
高原蚁鵙与索瑞蚁鵙分布不重合,与杂色蚁鵙之间的区别在于雄鸟较浅的灰羽色以及雌鸟更明显的红棕色。
【物种区别】
【保护状况】
根据IUCN 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高原蚁鵙”的保护级别为无危(LC)。
【地理分布】
高原蚁鵙的分布范围包括了巴西东部,涵盖马兰昂州、塞阿拉州和帕拉伊巴州至西南部直到南马托格罗索州北部、巴拉那州北部和圣保罗州的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