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蚁鸟科 > 灰喉蚁鵙属 > 蓝蚁鵙

蓝蚁鵙

英文名:Bluish-slate Antshrike

学名:Thamnomanes schistogynus

【简介】
蓝蚁鵙(Thamnomanes schistogynus),又名Bluish-slate Antshrike,属雀形目蚁鸟科灰喉蚁鵙属。该物种栖息于南美洲的亚马逊雨林区域,包括巴西、秘鲁、玻利维亚等地。

【外形特征】
蓝蚁鵙体型中等,尾巴较长,长约13.5至14.5厘米,重量约16至18克。雄鸟呈暗灰色,背部边缘有一隐秘的白色斑块;雌鸟上半身及喉咙颜色略带褐色,有细白条纹。腹部和侧翼为深肉桂色,耳朵羽亦有白色斑纹。指名亚种T. s. schistogynus颜色较浅,而T. s. intermedius颜色更深。

【鸣叫特征】
蓝蚁鵙的叫声由一连串快速上升的哨音组成,随后是加速的颤音,通常首音较短而低,有时会以类似哀号的独特音符作为引入。鸣声包括颤音、下行滑音和较柔和的杂音。

【生活习性】
该物种栖息于成熟雨林底层至中层地带,偏好繁茂的竹林和藤蔓。蓝蚁鵙通常加入混合物种的觅食团队,偏好爬行在较低的树冠层,与喉暗蚁鵙的觅食高度有所不同。其食物来源主要包括昆虫和其他节肢动物,通常单独或成对活动,有时也有家庭群体,并在混合物种群的觅食行动中发挥核心作用。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在秘鲁通常为6月至11月,但在其他地区则尚未明确。雌鸟筑巢,为碗形,筑巢材料包括腐叶、根和植物纤维。巢安置在灌木丛、小树或藤蔓中,生成两个蛋。双亲共同养育和照顾雏鸟至成长。

【外型辨识】
蓝蚁鵙的雄鸟通过其直立姿态、略长的尾部、更干净的灰色喉咙和独特的叫声与其他灰喉蚁鵙区分开来。其雌鸟则通过明显的肉桂色腹部加以识别。

【保护状况】
根据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09年红色名录,蓝蚁鵙被分类为低危(LC)物种。

【地理分布】
蓝蚁鵙广泛分布于南美洲,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及马尔维纳斯群岛(福克兰群岛)。主要集中于亚马逊西南部雨林地带,特别是在巴西南部、秘鲁东南部和玻利维亚西北部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