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褐蚁鵙
英文名:Rufescent Antshrike
学名:Thamnistes rufescens
【简介】
红褐蚁鵙,又称Rufescent Antshrike,隶属于雀形目蚁鸟科,为褐蚁鵙属的鸟类。历史上,红褐蚁鵙曾被视作褐蚁鵙的一个南部亚种,但由于近期的研究结果,现在它已被独立定为一个单独的物种。
【外形特征】
红褐蚁鵙体型适中,体长约15至16厘米,拥有橄榄棕色的背部,淡色的眉纹,以及赭石色的脸部和淡黄色的喉咙。雄性个体在其肩部有一片亮眼的橙红色斑块,而雌性个体则没有这一特征。此外,红褐蚁鵙的胸腹部呈亮赭石色,略带橄榄色。虹膜浅红棕色,上颌暗角质色,下颌较淡的角质色,腿脚则为橄榄色。
【生活习性】
红褐蚁鵙主要生活于东部秘鲁及西部玻利维亚地区安第斯山脉东坡的云雾森林中,栖息于低地至较低海拔的常绿森林,尤其偏爱次生林的边缘地带。这些鸟儿通常在森林的亚冠层和树冠层活动,海拔高度范围约为600至1600米。它们通常与其他混杂物种一起出现,以昆虫为食。尽管详细饮食习惯尚不明确,但可以推测它们主要捕捉一些小型昆虫和无脊椎动物。
【鸣叫特征】
红褐蚁鵙的鸣叫声独特,主要表现为一连串的约8个尖锐哨音,随后是更快、音调上升的嘁喳声。其慢歌由一系列高音、加速且上升的细长下滑哨音组成,可听作“tseeeu-tsew-tsew-tsew-tsew”,而快速歌曲则呈现不同节奏、最高音峰及频率上升的特点,明显有别于褐蚁鵙。
【繁殖习性】
红褐蚁鵙的具体繁殖习惯目前尚无相关资料。在分布地域上,该物种极为受限,仅见于秘鲁及玻利维亚,且IUCN的现行评估结果尚未成为有效评价。这部分数据空白需要后续研究填补。
【外型辨识】
红褐蚁鵙最具辨识度之处在于雄性的橙红色肩部斑块,这是它区别于褐蚁鵙的显著标志。
【物种区别】
红褐蚁鵙最具辨识度之处在于雄性的橙红色肩部斑块,这是它区别于褐蚁鵙的显著标志。此外,红褐蚁鵙的鸣叫声亦显示出与其他同属物种的不同。
【保护状况】
【地理分布】
红褐蚁鵙广泛分布于秘鲁东部,从马腊翁河以南至西部玻利维亚的几部分地区。该种在秘鲁可发现于圣马丁、胡阿努科、朱尼因、乌卡亚利、帕斯科、阿亚库乔、库斯科、马德雷德迪奥斯和普诺等地;而玻利维亚则在科恰班巴和拉巴斯等地方有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