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雨燕目 > 蜂鸟科 > 妍蜂鸟属 > 长尾妍蜂鸟
长尾妍蜂鸟

长尾妍蜂鸟

英文名:Long-tailed Woodnymph

学名:Thalurania watertonii

【简介】
学名:Thalurania watertonii
分类级别:雨燕目、蜂鸟科、妍蜂鸟属

【外形特征】
雄性长尾妍蜂鸟体长约11.8至13厘米(含尾巴约6厘米),具有中等大小的黑色直喙,头部、下颈和背部为绿色,腹部为闪烁的草绿色和两侧的紫蓝色,尾巴长且深叉形,为钢蓝色。雌性体长约10至11厘米(尾长约3.5厘米),头顶和颈后为金绿色,下背蓝绿色,下部白色,尾巴轻微叉开,中央一对尾羽为蓝绿色,其余尾羽为绿色,带有宽阔的钢蓝色亚端带和白色尖端。幼鸟类似成年雌鸟,但下部颜色略暗且头部羽毛边缘带有黄褐色。

【生活习性】
该物种主要栖息于沿海雨林、半开放空地、种植园及城市公园等地,海拔高度在海平面至550米之间。主要觅食高度相对较低至中等,经常在植被边缘活动。长尾妍蜂鸟以开花藤蔓、仙人掌、附生植物、灌木和树木的花蜜为食,若无足够花蜜,也会偶尔捕食昆虫。雄性会建立并积极捍卫其领地,驱逐同类及异类入侵。

【鸣叫特征】
已记录的叫声为硬而响亮的‘chipping’声,速度不定,会在领地防卫时发出,持续时间较长。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一般为每年11月至次年2月。筑巢和孵化:巢由细根和苔藓构成,以蛛丝加固,建于灌木或小树的水平枝上,一般被悬垂的叶子保护,离地面1.5到2.5米。每窝产2枚卵,大小为14.5毫米×9.3毫米,重量约0.5克,孵化期14至15天。幼鸟暗色,背部有两排淡黄灰色绒毛,约20天后离巢。雌鸟承担繁殖和饲养幼鸟的任务。

【外型辨识】
与同类区别:雄性长尾妍蜂鸟的尾巴比叉尾妍蜂鸟更长,背部颜色更为紫蓝色;雌性长尾妍蜂鸟与叉尾妍蜂鸟形似,但分布区域不重叠。

【物种区别】

【保护状况】
该物种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濒危物种(EN)。

【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于巴西东北部(伯南布哥州、阿拉戈阿斯州、塞尔希培州、巴伊亚州北部)、帕拉州东部。目前仅有一份标本发现于圭亚那,其分布来源仍待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