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背鸭
英文名:White-backed Duck
学名:Thalassornis leuconotus
【简介】
白背鸭(学名:Thalassornis leuconotus)是鸭科的一员,隶属于白背鸭属。它与树鸭十分接近,但部分特征与硬尾鸭有相似之处。
【外形特征】
白背鸭体型中等,身长38至43厘米,体重介于450至907克。其头部圆多,嘴基部有显著的白色斑点,身体羽毛主要是棕黑色,而白色背部仅在飞行中显眼。雄性和雌性长相相似,但差异可从色彩以及幼体之间的黑色斑点发现。较大的亚种insularis在马达加斯加尤为常见,其体色更显明亮,头部颜色更深。
【生活习性】
白背鸭广泛分布在淡水湖泊、池塘、沼泽及水面浮植丰富的区域。它们具有卓越的潜水能力,主要在早晚活动,以水生植物的种子和叶片为主食。活动时往往与其他种类的鸭混群觅食。在受到威胁时,白背鸭会选择潜入水中以逃避。
【鸣叫特征】
无详细描述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因地理位置而异,但通常由雌雄共同筑巢,通常会在芦苇丛或睡莲丛中筑窝。巢中一般含4-10枚咖啡色的巢蛋,雌雄轮流孵化,孵化期约为29到33天。雏鸟出生即可游泳和潜水,约需55天换羽,达到成年状态。
【外型辨识】
白背鸭最为显著的外观特征是其飞行中可见的白色背部及嘴角的白色斑点,因而得名。
【物种区别】
无详细描述
【保护状况】
根据IUCN红色名录,白背鸭属于“无危”等级。尽管适应性强,能够在一定程度的环境变化中生存,但一些地区的农业开发和水生植物入侵导致其数量有所下降。
【地理分布】
白背鸭广泛分布于非洲,尤其在塞内加尔至乍得和西面的埃塞俄比亚和南非等地。在马达加斯加亦有两个亚种,其中较为珍稀的是亚种insularis,其数量持续下降,关键原因在于人类猎杀、栖息地缩减以及竞争植被种类的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