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鼻信天翁
英文名:Atlantic Yellow-nosed Albatross
学名:Thalassarche chlororhynchos
【简介】
黄鼻信天翁(学名:Thalassarche chlororhynchos,英文名:Atlantic Yellow-nosed Albatross)属于鹱形目信天翁科,是小信天翁属的一员。这类大型海鸟生活环境独特,主要见于南大西洋海域,繁殖区域集中在特里斯坦-达库尼亚群岛和戈夫岛。
【外形特征】
黄鼻信天翁身长平均为81厘米。外观显著特征表现为灰白的头部,喙部带有黄色边缘和粉色尖端,背部、尾部以及上翼呈现深灰色,腹部以白色为主。眼斑明显,颈部和后颈颜色较浅。成鸟和幼鸟在羽色上有显著差异,幼鸟的头部为白色,喙色较暗。相较于印度洋群体,其头部颜色更深。此外,其下翼上薄而鲜明的黑色线条也是一大辨别标志。
【生活习性】
这种鸟栖息于南大西洋的深海中,活动范围跨越从南美洲至非洲,具体位于15°S至45°S的纬度区间。其饮食以鱿鱼、鱼类、乌贼以及其他甲壳类海洋生物为主,有时也会进行夜间觅食。
【繁殖习性】
黄鼻信天翁每年从9月初或10月初开始在特里斯坦-达库尼亚群岛和戈夫岛的岛屿上筑巢繁殖。巢穴多建在灌木丛、悬崖顶上或Blechnum树蕨间。它们繁殖周期较为恒定,幼鸟一般于次年的3月底至4月初离巢。
【外型辨识】
与印度洋的同类相比,黄鼻信天翁头部颜色更深,下翼边缘的黑色线条更窄。而与灰头信天翁相比,它们的喙色更淡,翼展更窄。
【保护状况】
黄鼻信天翁被列为IUCN濒危物种(EN),面临的主要威胁来自南大西洋海域的延绳钓捕鱼业。目前,它们在戈夫岛和特里斯坦-达库尼亚群岛的领地被列入自然保护区,其中戈夫岛还被列为世界遗产地,以保护这一稀有鸟类的生存环境。
【地理分布】
黄鼻信天翁在繁殖季节外的活动范围仍主要是南大西洋,覆盖了从南回归线到亚热带汇合区的广大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