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顶信天翁
英文名:Shy Albatross
学名:Thalassarche cauta
【简介】
白顶信天翁,学名Thalassarche cauta,属于鹱形目信天翁科小信天翁属。主要在塔斯马尼亚州的阿尔巴特罗斯岛、佩德拉布兰卡岛和梅斯顿岛,以及新西兰的奥克兰群岛上繁殖,在非繁殖季节分布于印度洋和南太平洋。
【外形特征】
白顶信天翁成年体长90-100厘米,翼展210-260厘米,体重在3.2-5.1千克之间。其头部为白色,脸颊灰,形成典型“白帽”外观。喙灰绿,尖端黄。成年鸟背部暗灰,翼下白色,翼尖有一块黑色斑块。喙呈灰蓝,尖端为黄色。幼鸟头部较灰,喙也为灰色。
【鸣叫特征】
它们的叫声包括典型的嘎嘎声、呻吟声和哀嚎声。
【生活习性】
白顶信天翁主要栖息于海洋环境中,在大陆架附近活动。在繁殖季节,成鸟先在繁殖地附近保持稳定生活,幼鸟则更加游荡,甚至会到达南非和纳米比亚等地。它们食物种类包括鱼、头足类、甲壳类、藤壶等,并在夜间时常跟随船只和鲸豚类狩猎。
【繁殖习性】
繁殖通常从9月开始。巢一般筑于岛屿斜坡或平坦地带,用泥土、鸟粪、羽毛、草及其它材料构成。每年一只蛋,蛋色白带有红褐斑点。孵化期68-75天,雏鸟在父母双方的照料下出生,经过3-4周后,每22小时喂食一次,每次喂食量约为372克。约112-136天后,雏鸟离巢,此时体重为5-5.7千克。
【外型辨识】
白顶信天翁与其他信天翁区别在于头部和喙颜色。如与萨氏信天翁相比,其头部的白色面积更少,而查岛信天翁则头呈石板灰色,且喙颜色也不同。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幼鸟间区分非常困难。
【物种区别】
白顶信天翁与其他信天翁的区别在于头部和喙的颜色。如与萨氏信天翁相比,其头部的白色面积更少;而查岛信天翁则头呈石板灰色且喙颜色不同。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幼鸟间的区分非常困难。
【保护状况】
白顶信天翁因渔业误捕、疾病以及与澳洲鲣鸟的竞争面临多种威胁。它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近危物种(NT),意味着在一定时期内有接近濒危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