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喉雉鹑
英文名:Chestnut-throated Monal-Partridge
学名:Tetraophasis obscurus
【简介】
红喉雉鹑(学名:Tetraophasis obscurus),亦称为西康雉鹑、四川雉鹑,为中国特有的物种。体长约48厘米,主要栖息于中国西部青藏高原东部的高山森林、杜鹃灌丛、高山草甸和裸露草地等地区。
【外形特征】
红喉雉鹑通体呈暗褐色,上有复杂但精致的羽毛图案,尤其是喉部为深栗色,眼睛周围有鲜红色的裸皮,以及胸部细密的黑色斑点。翅膀和侧翼边缘带有白色。
【生活习性】
红喉雉鹑主要栖息于海拔3000至4500米的高山或亚高山地带,包括针叶林、灌木丛与裸岩区域。它们通常生活在3至5只的小群中,以植物根、茎叶、浆果、果实和某些昆虫为食。红喉雉鹑善于在地面上行走和滑翔,但飞翔能力较弱,常在空旷区域觅食。
【繁殖习性】
每窝平均产卵数为4.2枚,孵化期大约为27至28天。雌鸟独自孵化卵,孵化后雏鸟跟随亲鸟觅食。
【外型辨识】
红喉雉鹑下巴、喉咙和前颈深栗色,以及臀部和上尾覆羽偏棕色属性为其独特之处。
【保护状况】
红喉雉鹑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的无危(LC)级别,并且被中国列为一级国家重点保护动物。虽然该物种在某些地区数量较为稳定,但面临着栖息地退化和人类活动的威胁,对其保护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
【地理分布】
红喉雉鹑仅分布于中国西部的青藏高原东部,其栖息地涉及青海、甘肃、四川和云南北部地区。保护区内如Lianhuashan和Wanglang国家自然保护区可见红喉雉鹑的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