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王鹟科 > 寿带属 > 紫寿带
紫寿带

紫寿带

英文名:Black Paradise Flycatcher

学名:Terpsiphone atrocaudata

【简介】
紫寿带鸟(学名:Terpsiphone atrocaudata),又称紫绶带、黑寿带鸟,为雀形目王鹟科寿带属鸟类。雄性繁殖季节时背部呈现出紫黑色,拥有迷人的钴蓝色眼圈及长长的尾羽;而雌性头部颜色深灰且尾羽较短。分布范围主要位于东亚东部和菲律宾远北部,在春季迁徙至东南亚其他地区。

【外形特征】
紫寿带鸟体长20厘米(含延长尾羽最长可达47.5厘米),雄鸟和雌鸟分别体重约为18.7-25克。雄鸟繁殖季节体色紫黑,眼圈呈钴蓝色,腹部为白色,雌鸟头部为深灰色,翅膀与尾部颜色呈栗褐色,两性头部都有额冠。亚成年雄鸟形态与雌鸟相似,但颜色更深更鲜艳。成年雄鸟的胸羽有显著的紫蓝色光泽,下身为白色,下方也带有金属光泽的暗褐色。

【生活习性】
该鸟主要栖息于海拔12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尤爱森林中具有溪流的区域。它们单独或成对活动,繁殖期表现出强烈的领域行为。每年春秋季,定期迁徙。该鸟在中国东部、日本、韩国及台湾繁殖;迁徙途中,它会经过中国东部、塔斯马尼亚、香港等地;越冬于东南亚如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地。

【鸣叫特征】
紫寿带鸟极具辨识度,其鸣叫声酷似“月-日-星”的日文发音——“tsuki-hi-hoshi”,因此在日本被称为“三光鸟”。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通常为5月至7月,筑巢于树杈间高度1.5至6米处的碗状巢。每窝产卵3-5枚,卵乳白色,斑点呈轻微棕色。

【外型辨识】
紫寿带鸟下有三个明显的亚种:指名亚种 (T. a. atrocaudata):栖息在日本和韩国;琉球亚种(T. a. illex): 分布于琉球群岛;台湾亚种(T. a. periophthalmica):见于台湾兰屿岛和菲律宾北部。

【保护状况】
紫寿带鸟已设为近危(IUCN),但已有成为中国二级保护动物;在日本、韩国、台湾仍较为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