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寿带
英文名:Blyth's Paradise Flycatcher
学名:Terpsiphone affinis
【简介】
中南寿带(英文名:Blyth's Paradise Flycatcher,学名:Terpsiphone affinis),属于雀形目王鹟科寿带属的一种鸟类。该物种曾经被分类为印度寿带的亚种,但在2015年被国际鸟盟(IOC)提升为独立物种。
【外形特征】
中南寿带的外形特征根据亚种不同而有所变化。指名亚种上体橄榄色,头部光泽蓝绿色,臀部肉桂色,腹部淡黄色,下腹浅栗色;burmae亚种体型较小,头部羽冠长度介于印度天堂鸟和其他亚种之间,雄性无黑色羽轴条纹;indochinensis亚种上体暗栗色,腹部纯白色,下腹至奶油色;borneensis亚种喙略大,雄性头部呈现暗紫色而非明亮的蓝绿色,雌性背部暗淡偏橄榄色,下体强烈黄褐色;procera亚种雄性头部灰暗无光泽,尾羽相对较短,雌性暗灰色。
【生活习性】
中南寿带生活在低地至山脚的各种林地和森林环境中,栖息地的类型很丰富,包括受干扰和人工创建的地区。迁徙的亚种,如saturatior亚种,其栖息环境会随着季节变化有所不同。
【鸣叫特征】
中南寿带的鸣声包括一系列上扬的哨音,其节奏、频率范围和音符变化丰富,类似“wee-wee-wee-wee-wee-wee...”。常见叫声则为“ryeh-reh-reh”,通常为两声或三声粗糙的鼻音,首音较重,有时伴有单个音节的发声。
【繁殖习性】
原文中没有关于繁殖习性的具体描述。
【外型辨识】
东方寿带,又称为中南寿带,属部分迁徙鸟类,栖息地类型广泛且食性偏向肉食性,主要以陆生无脊椎动物为食。这种生活在近地森林区域的鸟类拥有独特的生理特征及行为模式。
【物种区别】
不同于其他亚种,中南寿带的亚种各有特色。例如,burmae亚种头部羽冠略短,体型整体较小;borneensis亚种雄性头部颜色偏暗紫色;而procera亚种雄性头部灰暗且缺少明亮光泽。
【保护状况】
根据IUCN标准,中南寿带被列为无危物种(LC)。
【地理分布】
中南寿带分布于远东地区的尼泊尔东部和印度东北部,向南延伸至中国南部,包括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及大巽他群岛。这些地区的栖息地类型极其多样,包括低地至山脚的各种森林及林地,涵盖受干扰和人工创造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