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蕉鹃目 > 蕉鹃科 > 冠蕉鹃属 > 短冠紫蕉鹃
短冠紫蕉鹃

短冠紫蕉鹃

英文名:Ross's Turaco

学名:Tauraco rossae

【简介】
短冠紫蕉鹃(学名:Tauraco rossae)是鸟纲今鸟亚纲今颚总目鹃形目蕉鹃科冠蕉鹃属的鸟类。它们广泛分布于非洲东部和中部地区,栖息于多样化的森林环境,并表现出较强的领地占有欲。

【外形特征】
短冠紫蕉鹃成年雄鸟头部呈深红宝石色,形成一条竖立的短羽冠。下巴、喉咙、颈背部和颈下部为光亮蓝黑色。上体、胸部、翼覆羽及尾部为深紫蓝色。腹部则为黑色。主翼羽和外侧次级飞羽为鲜红色,尖端部分为褐色。前额饰有黄色凸起的盾牌状结构,眼周皮黄色。喙也为黄色。幼鸟的喙和眼环皮肤均为黑色,额头羽毛为黑色,头顶中央则有鲜红色斑点,且缺少前额处保护性的凸起结构。

【鸣叫特征】
短冠紫蕉鹃的叫声低沉而有节奏,尤其是在清晨及日落时分,通常由若干只短冠紫蕉鹃依次或同步发出。通过这种鸣叫方式,它们加强了领地意识和种内互动。

【繁殖习性】
短冠紫蕉鹃在5月至11月进行繁殖,坚持一夫一妻制。巢穴通常位于距离地面2至16米的高大树木中,由枯枝堆砌而成。每孵化一次就产下1至2颗接近圆柱形的乳白色蛋,经过24至26天孵化,幼鸟会诞生。幼鸟全身覆盖着深棕色的绒毛,大约几周之后,绒毛会被硬质羽毛所替代,但头部依然保持绒毛状态。在出巢前后,幼鸟的成长也非常迅速,24天左右开始从巢中飞出,完全独立于领地约在30天左右。

【外型辨识】
与紫蕉鹃相比,短冠紫蕉鹃最为显著的差异在于头部的红色短羽冠和黄色的眼斑、喙尖以及颈部深色肌肤、耳羽不带白色线条。此外,这两物种的分布范围极少有重叠。

【保护状况】
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分类,短冠紫蕉鹃被列为无危(LC)物种,表明它们目前并未面临人为或自然威胁。

【地理分布】
短冠紫蕉鹃分布于非洲东部与中部地区,包括喀麦隆至南苏丹及肯尼亚西部等地区,南部至安哥拉和博茨瓦纳,南及赞比亚,东接乌干达。它们主要栖息于开阔的森林和零星散布的树木区域,体现了强大的环境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