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蕉鹃目 > 蕉鹃科 > 冠蕉鹃属 > 利氏蕉鹃
利氏蕉鹃

利氏蕉鹃

英文名:Livingstone's Turaco

学名:Tauraco livingstonii

【简介】
利氏蕉鹃(英文名:Livingstone's Turaco,学名:Tauraco livingstonii),是蕉鹃目蕉鹃科冠蕉鹃属的一种鸟类。因其独特的羽冠和鲜艳的翼斑而闻名。这种鸟主要分布于非洲东南部的森林和稠密的林地。

【外形特征】
成年利氏蕉鹃的长度约为45-46厘米,雄鸟的体重在280-380克之间,雌鸟的体重略轻,为262-350克。其头部有着独特的、尖端白色的绿色羽冠,其长度约为65-75毫米。背部的颜色在不同亚种间略有差异,从浅绿色至较深的蓝色都可能见到。腹部与尾下覆羽为暗黑色。飞羽鲜红,带黑色尖端。眼部采用棕色虹膜,眼眶红色,喙粉红色,嘴的基部红紫色。眼睛周围有一条白色条纹,由一小块黑色眼周斑隔开。幼鸟的色彩较为暗淡,羽冠较短,喙色更深。

【鸣叫特征】
它的主要鸣叫声是一个连续发声长度为10-15个粗糙的哇叫声,先是以较弱和较短的声音开始,随后声音变大。频率约为每秒2.4至2.65个音符。此外,在互动中亦能发出一些喉音颤音或简短的吠叫声音。

【生活习性】
利氏蕉鹃大多数时间都是留鸟,栖息于从海面到海拔2500米的常绿森林中,包括沿海和山区森林。常从河流林到灌丛都可见到。它们主要以水果为食,也食用其他植物材料,大部分时间都在树冠上觅食,偶尔下来获取近地面的食物。形成一对一的繁殖配对。

【繁殖习性】
这种鸟的繁殖期通常从9月至2月份开始,在不同的地区可能有所不同。利氏蕉鹃筑巢时会使用细枝和树枝编制精美的平台巢,一般筑巢于茂密树枝中,树的高度从3至10米都有。一次产卵2枚,为白色的圆卵,孵化期22至23天,期间由双亲共同承担孵化任务。

【外型辨识】
与其他与该物种存在小范围交集的蕉鹃品种,如尼斯那蕉鹃和沙氏蕉鹃相似,但羽冠的长度却有明显差异的,比沙氏蕉鹃稍短,而比尼斯那蕉鹃更长,从而使得利氏蕉鹃具有独特性。

【保护状况】
该种类被IUCN列为无危(无重大风险)级别,但此等级下仍不意味着没有潜在的危害。由于栖息地破坏而面临的未来发展压力,特别是增长速度很快的森林砍伐,将可能对它们造成不良影响。此外,某些地区也曾有过无差别捕猎和非法贸易现象但近年来已经有所减缓。

【地理分布】
利氏蕉鹃从非洲东南部的布隆迪,到坦桑尼亚南部,以及其至马拉维东部,再到莫桑比克的中部和南部,以及南部非洲的夸祖鲁-纳塔尔省,津巴布韦东部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