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冠仙翡翠
英文名:Black-capped Paradise Kingfisher
学名:Tanysiptera nigriceps
【简介】
黑冠仙翡翠(学名:Tanysiptera nigriceps),又名为黑帽天堂翠鸟,是佛法僧目翠鸟科仙翡翠属的鸟类。它们主要居住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俾斯麦群岛低地和山地森林中。
【外形特征】
黑冠仙翡翠成年体长一般在30至48厘米,体重为43至74克。最显著的体貌特征为黑色头部、蓝白色的长尾流苏、红嘴和橙红的下体。翅翼为光泽蓝,外侧尾羽为蓝,背部和中央尾羽为白。亚种在尾流苏长度和尾羽颜色上存在差异:nigriceps亚种头部和肩羽黑色,尾羽灰蓝,仅中央尾羽内侧和尖端为白色,腿色从暗黄到橙色不等;幼鸟尾流苏更短,喙呈褐色,翼覆羽红褐,下体羽毛边缘黑。
【鸣叫特征】
黑冠仙翡翠在新不列颠岛发出5至7个声音,通常以每秒2至3音的速度持续鸣叫,叫声哀怨。而在乌姆博伊岛则会发出升调和降调的啾啾声,最后加速成7秒的颤音,这些鸣叫声多在清晨和傍晚时分发出。
【生活习性】
黑冠仙翡翠偏好低地和山地森林,常栖于林缘和次生林中。它们需密集中层植被以供其栖息。在新不列颠岛,它们的活动海拔高度可达到1640米,但在低地则更常见。
【繁殖习性】
关于这种鸟的繁殖生态学信息不够全面。但据推测,在新不列颠岛,它们的繁殖活动时间可能在5月、6月和12月。巢穴仅知一个于树上距地5米高处。
【外型辨识】
与其它天堂翠鸟属的区别主要在于头部黑色,特有的长尾流苏颜色和下体颜色。明显的亚种间差异在于尾羽的颜色。
【保护状况】
根据IUCN的评定,黑冠仙翡翠属于无危(Least Concern, LC),尽管在某些地区因森林砍伐导致数量有所下降,但整体而言它们在当地分布地区仍相对常见。
【地理分布】
黑冠仙翡翠的地理分布限于新不列颠岛(位于东俾斯麦群岛),主要栖息于澳大利亚与新几内亚交界的广阔森林环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