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眼先鹦鹉
英文名:Black-lored Parrot
学名:Tanygnathus gramineus
【简介】
黑眼先鹦鹉(学名:Tanygnathus gramineus),又称Buru绿鹦鹉,属于鹦形目长尾鹦鹉科巨嘴鹦鹉属的一种大型绿色鹦鹉。其主要分布于印度尼西亚的布鲁岛,栖息于海拔600至1500米间的山地森林中。
【外形特征】
黑眼先鹦鹉身长可达40厘米,全身以鲜艳的绿色羽毛覆盖。其头部有个显著的特征,即黑色的眼先区,形成与其眼睛和喙明显的对比。其翅膀为均匀的绿色,没有额外的花纹。喙的显著区别在于雄鸟的喙为鲜红色,雌鸟则为灰褐色。
【鸣叫特征】
这种鹦鹉发出的是一种响亮而又粗糙的“wek”声,尤其是在黎明前和黄昏后最为常见,即使是在黑暗中也能够听到。其叫声常被描述为重复的高音鼻音嘶鸣,类似“crawk”或“kyeh”。
【生活习性】
黑眼先鹦鹉主要栖息在海拔600到1500米高度的山地森林中,偏好未被砍伐的高地林区。白天它们隐匿于树冠深处,直到夜幕降临后才更加活跃,成群在林间觅食。由于地形优势,布鲁岛中部的山林区为它们提供了相对安全的栖息地。
【外型辨识】
利用喙的颜色和眼先部位的颜色,可以容易地区分雄鸟和雌鸟。雄鸟的喙为鲜红色,而雌鸟则为灰褐色。
【保护状况】
黑眼先鹦鹉被列为IUCN红色名录中的易危(VU)物种,并且被列入CITES II附录中。考虑到该物种栖息地的狭小和独特的活动特性,其具体的保护状况可能需要进一步评估。
【地理分布】
黑眼先鹦鹉仅在印度尼西亚摩鹿加群岛中的布鲁岛发现,该岛中部和高海拔地区主要为绿鹦鹉栖息地,在低海拔地带如南部的Fakal、Ehu和Kayeli湾周围也偶尔可以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