翘鼻麻鸭
英文名:Common Shelduck
学名:Tadorna tadorna
【简介】
翘鼻麻鸭,又称白鸭、冠鸭、掘穴鸭和潦鸭。它们属于雁形目鸭科麻鸭属,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
【外形特征】
翘鼻麻鸭体长约为58-67厘米,体重在500-1750克之间。雄性头部黑色为主,颈部有绿色光泽羽,红色喙尖显眼;雌性的面部有一块白色标记,腹部带有黑色斑纹,下腹偏淡。幼鸟初期为灰白色羽毛,头顶和尾部有黑色斑点。
【生活习性】
翘鼻麻鸭主要栖息在开阔的盐碱平原草地、淡水湖泊以及沿海湿地等区域。它们性喜群居,评估和飞行能力强,在地面也较为敏捷。繁殖季节通常为5月至7月,筑巢于海岸或湖边沙丘中。
【鸣叫特征】
原文未提及相关描述。
【繁殖习性】
二龄翘鼻麻鸭即达到性成熟年龄。繁殖季节一般在5月至7月间。雌鸟会在自然洞穴或废弃动物洞穴中产卵,每次约有8-10枚浅黄色或奶白色的蛋。雏鸟破壳后能迅速独立。
【外型辨识】
翘鼻麻鸭最显著的特点是头部黑褐色和绿色光泽以及红色的喙尖;雄性繁殖季节嘴基端有一个红色皮脂瘤,翼部在飞行时绿色发光斑块特别醒目。
【物种区别】
原文未提及相关描述。
【保护状况】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评定,翘鼻麻鸭为无危(LC),在全球范围内的总数估计超过15万只。在中国被列为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并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23年发布的最新名录中。
【地理分布】
翘鼻麻鸭广泛分布于欧洲大部分区域、亚洲东南及东北部地区以及非洲北部等地,迁徙季节时还会远达北非、南亚以及中国的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