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雁形目 > 鸭科 > 麻鸭属 > 赤麻鸭
赤麻鸭

赤麻鸭

英文名:Ruddy Shelduck

学名:Tadorna ferruginea

【简介】
赤麻鸭,学名为Tadorna ferruginea,属于雁形目鸭科麻鸭属的一种大型水鸟。在中国,它还有“黄鸭”、“黄凫”、“渎凫”和“红雁”等别称,是雁形目中的一种重要物种。该鸟类分布广泛,繁殖于欧洲东南部至亚洲中部,非洲西北部和埃塞俄比亚,越冬区主要位于印度次大陆和东南亚部分地区。

【外形特征】
成年赤麻鸭体长一般在61-71厘米之间,体重约在925至1640克之间,翼展可达121-145厘米。其体表羽毛主要呈橙栗色,雄鸟在繁殖季节时颈部会形成狭窄的黑色领环。雌鸟体型略小,缺乏黑色颈圈且脸部颜色较浅。上翼覆羽呈现出白色与深色初级飞羽的对比,非常显眼。嘴灰色,腿部和脚为红色,眼睛为黑色。幼鸟的羽毛颜色较为暗淡,头部呈灰色,背部棕褐色,上翼覆羽带有灰色。

【生活习性】
赤麻鸭栖息于多种环境中,包括盐碱湖泊、水库、火山湖、种植田地,而迁徙和越冬时,它们常出现于非洲北部、印度次大陆、远东、甚至中国的长江以南地区。这种鸭子以多种食物为食,包括草叶、种子、谷物、昆虫、软体动物、小鱼和两栖动物。无论白天还是夜晚,这种鸭子都非常活跃,常常发出鼻音般的鸣叫声来警示危险。

【鸣叫特征】
赤麻鸭会发出鼻音般的鸣叫声来警示危险。

【繁殖习性】
赤麻鸭每年的繁殖季节是3月至4月。它们的繁殖范围包括开阔的平原和高海拔地区。这些鸭子的巢通常建于天然洞穴、废弃的洞穴或胡杨树洞内。每窝通常产卵6至12枚,由雌鸟独自孵化约28到30天时间。孵化后的雏鸟在亲鸟陪伴下经过约6周的饲养后便开始独立生活。

【外型辨识】
赤麻鸭的名字在中国文化中有特别的文化意义,被广泛用于象征情侣和谐相伴。

【物种区别】
与灰头麻鸭相比,赤麻鸭的头部和颈部颜色更浅,雄鸟显现出特有的黑色颈环。雌鸟脸部颜色更为淡黄,上翼覆羽略带淡褐色。

【保护状况】
在过去几十年内,过度狩猎和栖息破坏使得赤麻鸭的数量逐渐减少,尽管全球估计总种群数量仍维持在170,000至225,000之间,但在中国种群数量已大幅下降。目前已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同时,政府也已采取措施,如禁止以食用为目的的养殖活动,引导养殖户停止养殖该物种,以更好地保护赤麻鸭。

【地理分布】
赤麻鸭分布广泛,繁殖区覆盖亚洲中部以及非洲西北部,越冬区则包括印度次大陆、中国南方和东南亚部分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