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裸鼻雀科 > 黑唐纳雀属 > 红冠黑唐纳雀
红冠黑唐纳雀

红冠黑唐纳雀

英文名:Ruby-crowned Tanager

学名:Tachyphonus coronatus

【简介】
红冠黑唐纳雀(英文名:Ruby-crowned Tanager),是雀形目裸鼻雀科黑唐纳雀属的鸟类,其特征在于兴奋时会显露独特的红冠,且身体上带有明显的白肩斑,外观较为独特。该物种仅见于南美洲的巴西南部、阿根廷东北部和巴拉圭东部。

【外形特征】
红冠黑唐纳雀雄鸟体长约16厘米,体重在26至33克之间。拥有光泽的蓝色黑色羽毛,头顶中央有狭窄的红色冠羽,一般情况下不显露。飞翔时,白肩斑会特别醒目可见。雌鸟的头部呈灰褐色,身上则多为肉桂色,腹部较为偏淡,喉部甚至更浅,胸部有隐约可见的暗色条纹。成年雄鸟羽毛会混合棕色与黑色。

【鸣叫特征】
红冠黑唐纳雀的歌声表现出个体差异,通常包括丰富旋律性的短语,例如“whit-it chéw, chew-chew”或是“whildit, dit”,也有一系列单调而断续且悠闲的三至四个音节短语,以及“chet”和“twick”等明显的鸣叫声。

【生活习性】
红冠黑唐纳雀进食内容多样,包括昆虫、果实和种子;偶尔跟随着蚁群猎食。它们多单独或成对活动,但会在夏季汇集成小的家庭群体。尽管很少成为大规模的群体,但这并不代表它们完全独立。红冠黑唐纳雀在开阔林地的中层至上方觅食,沿森林边缘的低处亦是活动场所。翅膀振动迅速,兴奋时会展示红冠。

【外型辨识】
公鸟和母鸟在外形上有明显的区别,公鸟的红冠和白肩斑更为显著。然而它与同类相比,红冠更为隐蔽,白肩斑突出。

【保护状况】
该物种的保护状态列为“无危”(IUCN:LC),意味着其面临的灭绝风险较小。

【地理分布】
红冠黑唐纳雀主要栖息在南美洲的巴西南部、阿根廷东北部和巴拉圭东部。它们偏好温暖湿润的低地和山地森林环境,并且也能适应退化和混种的人工林。有时它们在人工林内栖息,也可以发现它们位于残存且易于毁坏的森林地带。

【物种分类】
红冠黑唐纳雀是属于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鸟纲今鸟亚纲今颚总目的雀形目裸鼻雀科中的一个物种。
- 脊索动物门
- 脊椎动物亚门
- 鸟纲
- 今鸟亚纲
- 今颚总目
- 雀形目
- 鼻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