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船鸭
英文名:Fuegian Steamer Duck
学名:Tachyeres pteneres
【简介】
灰船鸭,学名为*Tachyeres pteneres*,是雁形目鸭科的一种不会飞的大型鸭类,特有分布在南美洲。其主要栖息于智利南部至火地岛的岩岸和沿海岛屿,繁殖季节时则会迁移到内陆的海湾和湖泊。
【外形特征】
灰船鸭体型庞大,雄鸟通常大于雌鸟。雄鸟体长约为74至84厘米,体重3.5至7千克,头部和颈部呈现蓝灰色,额头和头顶颜色较淡,有狭窄白色眼环延伸成条纹,喉部红棕色,腹部、下体及尾下覆羽为白色,而尾部为灰色。雌鸟头部颜色为暗灰棕色,喉部为暗红色,与雄鸟相似但可能带有褐色或酒红色调。幼鸟外貌与雌鸟相仿,但色彩较暗淡。
【生活习性】
灰船鸭偏好在岩石海岸地带活动,包括沿海岸线、隐蔽的海湾或航道。主要食物来源为海洋中的软体动物(如贻贝)、甲壳类动物和小型鱼类。觅食活动通常在高潮期间进行。
【鸣叫特征】
灰船鸭的叫声与同属其他物种类似,但被认为更为复杂,音调更低且发音较模糊。
【繁殖习性】
灰船鸭的繁殖季节从9月至10月开始,实行一夫一妻制并且这种配对可能终生维持。它们在近水处筑巢,通常位于潮水最高点附近,并隐藏在植被中。巢为浅凹状,内衬绒羽,有时会加入草或枝条。雌鸭独自孵化卵,孵化期约为30至40天。幼鸭出生时约重99克,35天后可达1360克,在大约12周后才能离巢。
【外型辨识】
灰船鸭与另一种较为相似的花斑船鸭相比,体型更大,有厚重的喙和颈部,翅膀和尾巴较短,并且身体颜色更偏灰。两者的性别差异不具备显著区别。
【保护状况】
灰船鸭目前的保护等级为IUCN无危(LC)。其分布范围内的总体数量为25,000到100,000只,但已在智利北部地区观察到显著数量下降。威胁因素包括栖息地破坏和环境污染。
【地理分布】
灰船鸭分布于从智利南部(包括奇洛埃岛)至火地岛的地域,其中包括合恩角群岛和斯塔滕岛。